历代名医
明代医生有拾金不昧之德 赠金济贫不留名
古代医者多以救人性命为重,甚少有拿医药当牟利手段的。为穷苦的病人出义诊,动辄还施金、赠药的医生比比皆是。这就是古代中国民间大夫对淡泊名利的身体力行。
明代四位御医与帝王有着不解之缘
明代的许多御医的一生都极富有传奇色彩,有的因帝王爱重而在医官的最高品阶上连任了好几朝;有的敢直言进谏,劝皇帝反躬自省;有的则与帝王畅谈养生之道,让其清心寡欲、保养正气。这些御医都是品性高洁之人,医术更是不同凡响。他们治好了天子的急症、顽疾,还能通过诊脉预测出其福祸吉凶。
号脉能知人所思所想 明代三医生脉术不凡
他们深知,炼就医术之前,先要领悟医道。心中有道,望、闻、问、切之法才能真正救人于病痛疾苦。
一匕立起一剂回生 明朝大夫有奇方
在现代中国,许多人用中医治病往往要治上几个疗程,也没彻底把病治好。若将时光拉回到中国古代,人们就会发现,流传于上古的中医之道被代代相传后,无论是皇家御医还是民间大夫,都能准确地找出病因,并迅速地开出药到病除的方子。
明代医生宅心仁厚 眷顾穷人被视为神
在中国古代,民间一直流传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这话在学儒之人中颇为流行。因古代的儒学与医学皆源于上古之道,于是儒生与医生所承担的入世使命便有了相通之处。
明朝大夫医术高 能救活众人眼里的死人
在中国古代,像名医扁鹊这样对“病”与“死”有着极佳判断力的医生还有许多。本篇将介绍明朝医籍中记载的几位。
明代医生脉术精湛 断人生死从未失算
古代的中医博大精深,某种程度上就在于它所蕴藏的神奇力量。望、闻、问、切是古代中医的基本技能,诊病方式看似简单,但成效要想达到极高层次却并非易事。这其中的每一项都神妙莫测。不抱着“普救含灵之苦”的“大慈恻隐之心”,古代那些药到病除的医术、能断人生死的脉术都是练不出来的。
明代医生有善心 济贫得福报
中国古代医者悬壶,大多都怀揣着济世救民、扶危助困之心。从丰富的史料中不难看到,“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只是那些被撰写在《大医精诚》中的字句;“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已在历代许多身怀奇术的医生身上得以展现。
一眼能断人生死 明朝市井大夫有奇术
死生有命,富贵由天。人一生的福、禄、寿乃至各种疾病的发作都是有定数的。时间到了,脸上的气血之色、脉络的运行状况都会呈现出异常的变化。纵观古今,惟有精通医道或修佛修道之人才能读懂身体密码,参透个中玄机。中国历朝历代都不乏这样的高人,本篇将一展明朝几位市井大夫仅以望、切就能知人生死的奇妙医术。
秀才弃功名立志救人济世  起死回生盛名存古今
历代良医不仅能治人久病不愈的顽疾,而且也多有在须臾间起死回生的医术。掌握这种医疗神术的医生,首先都必须有救人济世的慈悲心和高尚的医德。看清代名医熊庆笏和刘道景起死回生的医德、神术。
唐代名相道士懂针术 医生能入冥施针
中国古代医道相通,出神入化的医术比比皆是,没亲见、亲历过的人或许很难相信。但许多医生一针即瘥、一匕立起、一剂回生的案例却被详实地记录在史籍中。无数个神奇的瞬间在过往千年中都真实地发生过。本来中医就是“道家医学”,有道之士自然能悟懂、参透人体之玄奥。
明代医生有好生之德 种善因得福报
中国古代有许多令人称道的民间大夫,他们不仅医术高,也是重德行善之人。对于他们施行仁术的功德,《太微仙君功过格》是这样评定的:以符法针药救重疾,一人为十功;小疾,一人为五功;施药一服,为一功。
清代民间大夫脉术超群 能给过世之人号脉
望、闻、问、切的治病方法在中国古代被承传了千年。仅切脉一术,就令人叹为观止。无需用大型设备来拍片照相,亦无需将器械插入体内进行窥探。医生仅用指尖搭在病人的手腕上,就能准确地查出病灶,并洞悉发病原因。西方的仪器构造精良,却看不到遍及人体的脉络运行。中医通过切脉,就能立刻对症下药,甚至药到病除。
拒收重金不收谢礼的清代名医
在中国古代,没有高尚的德行,即使再聪明的人,也不会被名医授以超凡的医术。悬壶济世、成为医者之前,此人必得心怀仁善、且有着治病救人的志愿。正因为心胸宽广、豁达,只为福荫于百姓苍生,才放得下自己的名利得失,才会一心利他却不求回报。
清代民间大夫的起死回生术
“人死不能复生”,这是现代西医在病人停止心跳后、感到束手无策时,常用来安慰其家属的一句话。无论家属再怎么请求,能力有限、相信眼见为实的西医大夫都很难再去试着挽救病人的性命了。
宋代民间大夫的精湛脉术
人体玄奥无穷,非源于现代科技的医疗设备、电子仪器所能探知。比如遍及全身、细密繁杂的穴位与脉络,用再高倍的显微镜也难以洞见、识别。然而相比之下,源于道家修炼文化的古代中医却能窥探其奥妙所在。
宋代市井有名医 能为皇族治顽疾
在中国古代,令人大开眼界的神奇医术似乎无所不在。无论是深居在乡野村头,还是在市井街巷中一走一过,总能遇到家有仙方、能秘制良药的民间大夫。他们的医术或经由高人传授,或经由祖辈代代继承,其药到病除的妙术不仅惠泽了一方百姓,在机缘巧合下也曾为深宫中的皇族排忧解难。
宋代的神奇针术
现代人对中医或存在着这样一种误解,认为中医治病疗效慢,不如西医那么立竿见影。其实,药到病除的真实例子在中国古代的医籍中可谓比比皆是。还有许多疑难杂症、用药物已无法治愈的疾病,用针术就能应手而愈。
清代三医生扶危济困 视病如亲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行似乎已成奢谈。在腐败横行的当下中国,连医院也都成了追逐名利的场所。不收红包、不求名利,甚至还倾囊相助的医生,或许只能在史书中看到。
【蒋慧云的小书包】神奇的神医扁鹊
听过扁鹊这个人吗?他可是大名鼎鼎的神医呢!他看病究竟有多么神呢?我们就来听听神医扁鹊的故事。
德行不逊于脉术的三位清代名医
中医治病对医者德行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那些疗疾如神、能治奇症的古代名医,往往都怀揣着“大慈恻隐之心”、“普救含灵”之愿。道在先,术在后,术只是道的延申与外化。当后人叹服于古代医者将神妙的针术、奇准的脉术运用得炉火纯青时,就该想到他们必是心性超凡、境界高远的有德之士。本篇将介绍几位精于脉术且德行出众的清代名医。
清代名医逸事多 行医助人种善因
古代有许多文章、典籍都详细记载着民间医者的超凡医术以及难能可贵的悬壶之德。在那些彰显着其人品、医德的诸多逸事中,既有不收谢礼、不取酬劳的,也有乐善好施、接济穷人的,而形式并不限于此。本篇所讲的是清代几位名医行侠仗义、洗雪冤情的奇事。
清代三医生治疫有偏方 以济世之心救人
哪怕只翻开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清朝的医籍,我们依然会发现,怀揣着治疫奇方、偏方的医生也并不少见。本篇讲述的只是这类被记载下来的众多名医中的几位,愿以此来洞见古代中医医术的深邃与精深。
能让人起死回生的古代医术
古语云,一德、二命、三风水。可见命数皆源于累世所积攒的阴德。一般来说,人死不能复生,但源于道法自然的古代中医,却一直在不断地演绎着起死回生的医学奇迹。如果德是命的根本,那些死而复生的人或许就是命不该绝,而怀揣着神妙医术的医者能及时出现,也同样是德与福、禄、寿之间所产生的因果使然。
清代三医生脉术精湛 能测人身份前程
望、闻、问、切是古代中医用来诊断病人病情的最常见方式。然而,这四种方式中的每一项又都会因为医生的领悟力不断提升而发挥到极致。如通过切脉,能精准判断出病人的病情、身份、生死之期,乃至前途、命运如何,就是能让人感到古代医术精深微妙的表现之一,这也是医道同源的最有力证明。
古代中医学成就:扁鹊的换心术和起死回生医术
古代中医能施行外科麻醉手术,还能“换心”。扁鹊是中医学的祖师、“脉学之宗”,他是最早运用脉诊来诊治疾病的医生,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脉诊理论。他的换心术和起死回生医术在当代名播遐迩,得有神医之名。
悬壶不忘师恩的清代名医程士超
程士超,号上达,是广西桂平人。他生于嘉庆年间,在道光、咸丰、同治、光绪这四位皇帝统治期间,一直是广西一带颇负盛名的良医。
明代三医官疗疾如神 在民间也颇负盛名
在中国古代,能成为皇家要征召、甚至钦点的御医是相当难的。他们或因为医术超群、名噪一方而受到帝王赏识,从而被召入宫中;又或者在官办的医疗机构中埋头钻研、勤学苦练,通过层层考核后被选拔到宫中,逐步成为皇家所信赖的各类医官。本篇介绍的这三位明代的医官,因给人治病“取效若神”,不但在宫中被倚重,在宫外也颇负盛名。
得遇高人传授秘术 明代两位医生疗疾如神
古代中医博大精深,与道家文化一脉相承。纵观历朝历代,宫廷内不乏深谙医道、疗疾有方的御医,而民间也有不少医者身怀绝技、精通奇术。他们的医术有的是通过研习古方、从中参透了医理所得,而有的则是世外修行者传授的秘术、仙方。
很多人觉得古代是没有办法像现代人这样通过心肺复苏来挽救人的性命的,然而,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东汉末年医学家、被后人称为“医圣”的张仲景,就已经用心肺复苏术救治过人了,该“救自缢死”案例记载在《金匮要略》第二十三卷“杂疗方”中。
    共有约 122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