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弃功名立志救人济世 起死回生盛名存古今

作者:怀忍忍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books and herbs on the table.English Translat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used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has the function of rehabilitation.
诊治、用药如神的名医都有救人济世的强烈志向。(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717
【字号】    
   标签: tags: , , , ,

中国医学非常奥妙,最早的中华医书《黄帝内经》教人天人合一的养生方,和防治未病的方法;历代良医不仅能治人久病不愈的顽疾,而且也多有在须臾间起死回生的医术。掌握这种医疗神术的医生,首先都必须有救人济世的慈悲心和高尚的医德。看清代名医熊庆笏和刘道景起死回生的医德、神术。

熊庆笏一针救活难产而死的母子

在清初盛世,江西安义县有一位名医熊庆笏(一名熊笏,字叔陵)。他出生于官宦之家,父亲熊启谟是乾隆二十五年的进士,后来进入朝廷任官。熊庆笏年轻时成绩优异,是县里的秀才,但在县学读了几年书后,就立下志向成为一名济世良医。从此,他放弃了科举,转而专心研究医学。

由于他天资聪颖悟性又高,很快便掌握了医学的精髓和卓越的医术。他体悟到,医者是“圣人之事”,必须同时具备“至精足以辨之”、“至仁足以行之”、“至神足以明之”,才能成就医圣(写在他的著作《扁鹊脉书难经》开篇)。后来,他与同时代的名医陈修园比肩闻名于医林。

他治病时能迅速掌握病人五脏六腑中潜伏的病灶,明白分辨病因,用药如有神,总能药到病除。他对于气绝、窒息、昏死的病人,也能迅速将其救活。

有一次,他路过一户人家,那家中一妇人已经死去半日。但他一看认为还有救,于是煮了一碗汤药,从她的喉咙灌了进去,不久后,妇人奇迹般地醒来。另外,熊庆笏看过一位难产昏死的产妇,他即刻判断出原因,对那产妇的家人说:“放心,她还有救,肚里的孩子抓着母亲的心脏呢,所以出不来。”说完,他立刻给昏死的产妇施针,不一会儿孩子就产出了,那产妇也醒了。

当时有一位金巡抚听闻熊庆笏医术高超,就派人前来请他看诊。金巡抚长期患有顽疾,找了许多医生都无法治好。熊庆笏看诊后,开了一副药方给他,金巡抚才喝了几天,顽疾得到了根治。这使得巡抚对熊庆笏的精湛医术衷心感佩不已,想保荐他到太医院就职,但熊庆笏婉言谢绝了。

熊庆笏的心愿,就是要把悬壶济世的心得和医案留给后人。他一边行医,一边整理古代名医的医书,并将自己的医疗案例和心得写成《扁鹊脉书难经》、《中风论》(道光辛巳,1821年出版),传给后人,至今都有刊本流传。

清代名医熊庆笏弃功名立志救人济世,著作《扁鹊脉书难经》留古今。(怀忍忍/大纪元)

刘道景用一面铜镜让三岁小儿起死回生

清朝嘉庆年间,江西安义县又出了位学医的秀才,名叫刘道景(字仰山,号心斋,公元1779—1883年)。他考取秀才在县学里读书准备进一步的科考时,感到自己对黎民苍生无所作为,于是便放弃科举。他萌生强烈的济世安民的志向,四处拜师学医,不久得以投身在一位名师的门下。经过多年的钻研和经验的积累,他成了儿科圣手,远近驰名,慕名前来找他求医问药的人不绝于途。

邻县有户人家的三岁小儿突然得了重病,很快地症状垂危。家里人火速去请刘道景医生诊治。可是当刘道景到时,那家人正在给孩子收尸、入殓。刘道景走上前,请人开棺,往里看了小儿一眼,便说道:“快把孩子抬出来,他还有救。”

一旁的众人觉得不可思议。孩子的父母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半信半疑地问他,还有什么办法能把死人救活?

刘道景回答说:“这是热闭至极的症状,当下孩子体内正气将绝未绝,如果方法得当就能把他救活。”

他让他们去找来一面铜镜,然后把铜镜盖在孩子的肚脐上,一会儿之后把铜镜拿下用手一摸,发现铜镜已经热得发烫了。刘道景等铜镜凉下来后,又盖在孩子的肚脐上。就这样反复做了几次之后,刚刚已经死去的孩子竟然有了气息。又反复做了十几次,就听到孩子哇哇大哭的声音。刘道景为孩子开了一副汤药,孩子服用了几天后,病就完全好了。

据当地人传说,刘道景救人起死回生的事还有很多,因此大家都称呼他“刘神仙”。刘道景活了百零五岁,于道光癸已年七月初二殁。他撰写的《幼科精华》一直流传于后世,他的子孙也皆能继承他救人济世的志业。@*#◇

资料来源:同治十年《安义县志》卷十六《杂志‧佚事》、同治十年《安义县志‧人物》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国古代医者悬壶,大多都怀揣着济世救民、扶危助困之心。从丰富的史料中不难看到,“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只是那些被撰写在《大医精诚》中的字句;“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已在历代许多身怀奇术的医生身上得以展现。
  • 死生有命,富贵由天。人一生的福、禄、寿乃至各种疾病的发作都是有定数的。时间到了,脸上的气血之色、脉络的运行状况都会呈现出异常的变化。纵观古今,惟有精通医道或修佛修道之人才能读懂身体密码,参透个中玄机。中国历朝历代都不乏这样的高人,本篇将一展明朝几位市井大夫仅以望、切就能知人生死的奇妙医术。
  • 针灸一些救命穴位,可以救治情况危急的病人。
    中国古代医道相通,出神入化的医术比比皆是,没亲见、亲历过的人或许很难相信。但许多医生一针即瘥、一匕立起、一剂回生的案例却被详实地记录在史籍中。无数个神奇的瞬间在过往千年中都真实地发生过。本来中医就是“道家医学”,有道之士自然能悟懂、参透人体之玄奥。
  • 中国古代有许多令人称道的民间大夫,他们不仅医术高,也是重德行善之人。对于他们施行仁术的功德,《太微仙君功过格》是这样评定的:以符法针药救重疾,一人为十功;小疾,一人为五功;施药一服,为一功。
  • 望、闻、问、切的治病方法在中国古代被承传了千年。仅切脉一术,就令人叹为观止。无需用大型设备来拍片照相,亦无需将器械插入体内进行窥探。医生仅用指尖搭在病人的手腕上,就能准确地查出病灶,并洞悉发病原因。西方的仪器构造精良,却看不到遍及人体的脉络运行。中医通过切脉,就能立刻对症下药,甚至药到病除。
  • 在中国古代,没有高尚的德行,即使再聪明的人,也不会被名医授以超凡的医术。悬壶济世、成为医者之前,此人必得心怀仁善、且有着治病救人的志愿。正因为心胸宽广、豁达,只为福荫于百姓苍生,才放得下自己的名利得失,才会一心利他却不求回报。
  • “人死不能复生”,这是现代西医在病人停止心跳后、感到束手无策时,常用来安慰其家属的一句话。无论家属再怎么请求,能力有限、相信眼见为实的西医大夫都很难再去试着挽救病人的性命了。
  • 人体玄奥无穷,非源于现代科技的医疗设备、电子仪器所能探知。比如遍及全身、细密繁杂的穴位与脉络,用再高倍的显微镜也难以洞见、识别。然而相比之下,源于道家修炼文化的古代中医却能窥探其奥妙所在。
  • 中药掺朱砂造成铅中毒事件引起民众担忧,但卫福部中医药司表明此为个案。应如何安心使用中药?(Shutterstock)
    在中国古代,令人大开眼界的神奇医术似乎无所不在。无论是深居在乡野村头,还是在市井街巷中一走一过,总能遇到家有仙方、能秘制良药的民间大夫。他们的医术或经由高人传授,或经由祖辈代代继承,其药到病除的妙术不仅惠泽了一方百姓,在机缘巧合下也曾为深宫中的皇族排忧解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