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能断人生死 明朝市井大夫有奇术

文/颜丹
在中国古代,有许多中医拥有仅以望、切就能知人疾病、对症下药的奇妙医术。(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2076
【字号】    
   标签: tags: , , , ,

死生有命,富贵由天。人一生的福、禄、寿乃至各种疾病的发作都是有定数的。时间到了,脸上的气血之色、脉络的运行状况都会呈现出异常的变化。纵观古今,惟有精通医道或修佛修道之人才能读懂身体密码,参透个中玄机。中国历朝历代都不乏这样的高人,本篇将一展明朝几位市井大夫仅以望、切就能知人生死的奇妙医术。

能一眼瞧出病因的医生宋子京

湖北黄冈县有位医生,名叫宋子京。因科举考试成绩不理想,便决定弃文从医。他把《素问》《灵枢》《六腑内外》《穴穴相应》等传统医书拿出来读了许多遍,忽然有天就悟懂了其中的内涵,给人治病也颇有奇效。

他走在路上,只要看人一眼,就能知其病情、断其生死。有位巡道身体无恙,可就是不能吃东西了。黄州知府跟他有交情,于是找到宋子京,请他去看看。可他却说:“我不用去他家了,哪天他出来,我们在路上见一面就行。”

一天,巡道坐马车出行。宋子京看到,打算在马车上见他一面。可宋子京上马车时,却穿得破破烂烂,一副衣冠不整的样子。巡道见他不懂礼数,心里很生气。宋子京走下马车后,悄悄对旁人说:“他的病已经好了。”

第二天,巡道果然能进食了,他把宋子京请到家里做客。宋子京进屋时,一身潇洒、得体的行头令巡道感到十分诧异。他问宋子京:“你昨天见我时,为何要穿成那样?”宋子京回答:“那是为了治好您的病。您无法进食,就是因为得了喜病。惟有发怒,才能让喜气消下去。”

有一次,宋子京去省城,看到有人抬着一副棺材往前走。这时,棺材里突然掉下一滴血来。他一看那血色,就上前拦住抬棺者,问里面躺的是何人。那些人回答:“是难产而死的一位妇人。”宋子京对他们说:“去把他家人找来,这妇人还有救。”很快,女人的丈夫就来了。他们打开棺材,宋子京在那女人身上扎了一针,她就醒了。没过多久,还生下了一个男婴。

宋子京对脉术也很精通,通过诊脉能知未病。一次,他给黄州知府诊脉,告诉他十年后会去西部某地当官。知府的官位会往上升,但下巴颏会掉下来。十年后,知府果然去了蜀地,但下巴颏也掉下来两个月了。当地的医生都治不好,于是他派人去请宋子京。这二人一见面,都客气地鞠躬行礼。宋子京先起身,上前去把知府扶起来。等他直起身来,下巴颏也长上去了。

能一眼看出他人死期的医生谢表

浙江上虞县有位叫谢表的医生,从小学儒,长大后便开始学医。他在医道中钻研多年,渐渐能给人治病了。他脉术精湛,可有时无需诊脉,只看人一眼,就知道这人的病情和生死之期。

县里有个姓刘的人得了痘症,一直都治不好,眼看不行了。他父母买好棺木,打算将他入殓送葬。这时,谢表来到他家,一看那病人就说:“他只是体内有火而已,不会死的。”说完,让人拿来一碗水,把水浇到病人脸上。不一会儿,病人就有反应了,嘴里还发出咿咿呜呜的声音。他立刻将水灌进那人嘴里,很快他身上的痘疹就成串成串地发出来了。休养了几天,病就完全好了。

有一日,居家的儿媳从他身边走过。谢表看了一眼,就把儿子叫来,对他说:“你媳妇的魂已经没了,活不到明年的这个时候了。”第二年,果然如此。

后来,他在安徽广德县小住。当地人对他的医术称赞不已,大家有时叫他“谢一贴”,有时叫他“谢半仙”。可他从不看重名利,收到药资和诊费就通通借出去。一日,他在酒馆设宴,招待一些友人。席间他突然说道:“我坐化之期将至,今天要与各位诀别了。”大家都以为他喝多了,可他却说:“我能知他人生死,还不知道自己的死期吗?”说完,就把那些人写的借条全都烧了。

谢表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于是返回到家乡。他叔叔偶然遇到他,有些诧异地问道:“你怎么这时候回来了?正好,给我诊诊脉吧!”他回答:“诊脉就不必了,咱俩往前走走,我就知道了。”果然,还没走几步,他就对叔叔说:“你的日子也不多了,怕是要比我先走十日。”他叔叔不信,可是一到日子,他俩就先后都走了。这事过了许久,当地人还在感叹:谢表真是在世的扁鹊啊!

能一眼发现误诊的医生王敏

苏州吴县有位医生,名叫王敏,字时勉。他自幼失去了双亲,一直过着贫寒的生活。长大后跟一位姓韩的名医学习医术,便从此踏上了悬壶之路。

有位妇女得了血蛊,当地没有医生能治。可王敏看了却说:“这不是病,是有喜了,而且是男胎。”那女人喝了他开的安胎药,后来生下了一个男婴。

一位掌管海道的大将军在家里设宴,把王敏也请去了。他见一位斟酒的伶人面色发青,气息轻微且急促,于是对大将军说:“这是火克金的征兆,如今火在上,金在下,这孩子怕是活不长了。”果然,到第二年六月,那伶人就死了。

当地的千户所首长还不到二十岁,有天突然晕倒了,还发烧、咳嗽,不久便开始说胡话了。来看病的医生都以为他得了伤寒,可无论开什么药,他的病就是不见好转。王敏去了,一看便说:“这是痘症。”给他喝了治痘的汤药后,他身上就开始出痘疮。没过多久,病就好了。

有一人背上生了毒疮,一直在肉里长不出来。许多外科医生看了,都说毒疮长出来才能治。王敏号脉后,说道:“从他的脉象来看,毒疮长出来,反而就没法治了。”可在场的医生不听他的,强行用艾灸把毒疮发出来。毒疮长出来有栗子那么大,医生们都说:“看吧,一点问题都没有!”结果,没出三日,那人就死了。◇

参考资料:《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代中医有许多诊疗方法都极为神妙,而其中的太素脉就堪称一绝。说起太素脉,有人认为是脉术,也有人说是相术。因为它与一般的脉术不同,不但能诊断病情,还能预测人的贫富贵贱、祸福夭寿。据史料记载,太素脉始于唐,兴于宋,而流传于后世的则是明代“青城山神仙张名太素者”所着的《太素脉决》(后为《订正太素脉秘诀》)一书。
  • 资深中医师赵丰宇非常欣赏坤德中医养生轩遵循中医传统疗法,将针、灸、药草、拔罐、刮痧等古法,融入适合现代人生活习惯与步调的治疗中。(shutterstock)
    在过往几千年中,随着朝代更迭,人们渐渐背离了对天地、神佛的正信,在世风日下的社会中,人心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败坏。瘟疫若在某一个特定时间集中爆发,一般就是这个朝代到了覆灭之时。比如明朝,就是在各类瘟疫的密集爆发中,加速走向终结的。
  • 有关异人的记载,在中国古籍中并不少见。他们一般隐居在山野之中修炼着出世之道。到一定层次后,便具备了一些神通法力,又或者精通于某种异能异术。当机缘成熟时,他们会出山寻找有德之士,比如怀有大慈恻隐之心的行医者,将能治病救人的秘术或法术传给他们,使之得以善用,并让世人也能福荫并感恩于上天的好生之德。
  • 中药有“升降浮沉”的不同性质。(Shutterstock)
    古代医者多以救人性命为重,甚少有拿医药当牟利手段的。为穷苦的病人出义诊,动辄还施金、赠药的医生比比皆是。这就是古代中国民间大夫对淡泊名利的身体力行。
  • 明代的许多御医的一生都极富有传奇色彩,有的因帝王爱重而在医官的最高品阶上连任了好几朝;有的敢直言进谏,劝皇帝反躬自省;有的则与帝王畅谈养生之道,让其清心寡欲、保养正气。这些御医都是品性高洁之人,医术更是不同凡响。他们治好了天子的急症、顽疾,还能通过诊脉预测出其福祸吉凶。
  • 他们深知,炼就医术之前,先要领悟医道。心中有道,望、闻、问、切之法才能真正救人于病痛疾苦。
  • 在现代中国,许多人用中医治病往往要治上几个疗程,也没彻底把病治好。若将时光拉回到中国古代,人们就会发现,流传于上古的中医之道被代代相传后,无论是皇家御医还是民间大夫,都能准确地找出病因,并迅速地开出药到病除的方子。
  • 在中国古代,民间一直流传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这话在学儒之人中颇为流行。因古代的儒学与医学皆源于上古之道,于是儒生与医生所承担的入世使命便有了相通之处。
  • 在中国古代,像名医扁鹊这样对“病”与“死”有着极佳判断力的医生还有许多。本篇将介绍明朝医籍中记载的几位。
  • 古代的中医博大精深,某种程度上就在于它所蕴藏的神奇力量。望、闻、问、切是古代中医的基本技能,诊病方式看似简单,但成效要想达到极高层次却并非易事。这其中的每一项都神妙莫测。不抱着“普救含灵之苦”的“大慈恻隐之心”,古代那些药到病除的医术、能断人生死的脉术都是练不出来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