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之冠冕:登楼作赋的王粲

作者:兰音
图为清 关槐绘《黄鹤楼图》局部。(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592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在汉魏之交的动荡年代,一个有才无貌的文艺青年,将如何开启他的人生传奇?

彼时董卓乱京,挟持皇帝迁都长安,这个心怀大志的青年,也被迫远离旧日京华。在古城长安,青年首先拜访了地位显贵的文士蔡邕。蔡府车马填巷、宾客满座,主人蔡邕一听到有个叫王粲的年轻人登门,顾不得招待客人,来不及穿好鞋子,倒拖着鞋跑去迎接他。

宾客们正好奇是什么能人异士,却见到一个身形瘦小、行为散漫的少年,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蔡邕郑重地说:“这是司空王公(王畅)的孙子,异才出众,我也不如他。我家中藏书,应该全部送给他。”

从那以后,“倒屣相迎”成了真诚待客的著名典故。故事中的少年,正是建安七子之首王粲。

乱世才子出路何方

三国时代,各类风云人物并世而出,在文学领域,三曹、七子是成就最高的文人团体。七子中的王粲,以其苍凉悲慨之情、笔力豪健之才,成为备受时人和后世推重的文士。曹丕首次提出建安七子的人选,从文体方面赞他“长于辞赋”;曹植从文采方面赞他“文若春华,思若泉涌”;《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更称赞他是“七子之冠冕”。

图为明人绘《胡笳十八拍》之第一拍。(公有领域)

王粲,字仲宣,生于山阳高平(在今山东)的王氏豪族。他的曾祖和祖父都位列三公,父亲也是颇有政绩的朝中重臣。王家世传儒业,王粲自幼以家族经学为主,兼习礼律、天文历算之学。他不仅博学多才,还具有过目不忘的非凡天赋。比如,他读一遍路边的碑文,就能一字不漏地背诵下来;他看一眼别人的棋局,就能一子不差地再次复原。

若非董卓之祸,王粲大概会像大部分贵族子弟一样,入太学、举孝廉、受征召,在仕途上步步高升。但是王粲清醒地预见到天下大乱的局势,在十七岁那年拒绝了朝廷的授官。很快,董卓部下李傕、郭汜作乱关中,王粲辞别亲友一路南下,投靠荆州牧刘表,谋求新的出路。

但刘表不是慧眼识英雄的蔡邕,因不喜王粲的外形和性格而不肯重用。从辞亲远游到客居荆州,十几年来,王粲空有一身才华却无用武之地,漂泊无依、怀亲思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种种悲苦愁绪萦绕心头。在战乱无休的时代中,在病弱而倔强的生命里,这些情感积郁成沉雄悲壮的慷慨之气,在人生的低谷期绽放出耀眼的妙笔辞章。

在诗歌领域,他写下组诗《七哀诗》。七哀之题,形容哀思之多、之甚。与曹操的《薤露行》《蒿里行》相似,王粲也用诗的语言,记录汉末乱世的片段,抒发个人悲慨的情感。

第一首以“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开篇,以俯瞰的视角描绘出长安兵乱图。王粲身处混乱的危局,顾不得亲友挽留,毅然离开长安,远赴荆州。南下途中,他看到了类似“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象:“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令人称绝的是,他用文人细腻的眼光,发掘出最为沉痛悲情的一幕:“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兵荒马乱中上演着人伦悲剧,饥饿的母亲尚且无法自保,遑论照料怀中幼子。骨肉亲情最难割舍,她却要面对生离死别的悲惨现实,只能用痛哭表达内心的绝望。

这只是百姓灾难中的冰川一角。母亲无法保护孩子,王粲一个文弱路人,更无力挽救难民的命运。他不忍目睹,驱马离去,经过汉文帝之墓,又留恋地回望这座古城。文景治世难再,触目所及皆是战火纷飞与百姓苦难。贤明君主何在,解救这场动乱?王粲找不到救世的出路,内心激荡着悲痛深沉的情感,化作一声长叹:“喟然伤心肝!”

登楼作赋愁更愁

怀抱悲悯之心和救世理想,王粲远离亲友来到相对安定的荆州。但是十几年郁郁不得志的流寓生活,让他备感报国无门的愁苦与哀伤。王粲日暮乘舟,远眺四方,却看到狐狸奔回洞穴,飞鸟盘旋旧林;他月夜难寐,披衣弹琴,却听到丝弦发出悲音,声声都是故乡的曲调。

图为唐 李昭道(传)绘《洛阳楼图》。(公有领域)

“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王粲直抒胸臆,发出激烈而愤然的一问,第二首《七哀诗》随即诞生。日暮寒秋,一人一舟独泛江心,世界如同他孤寂苦闷的心境一般凄清萧瑟。更令人伤感的是,人生有多少个十年让他蹉跎呢?“羁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诗歌结尾处,王粲从自问变成自伤,情绪从奔流直露转向低回沉郁,那去国怀乡的悲愁、政治失意的忧愤之情,仿佛哀怨的琴声绵绵不绝。

古代文人有登高作赋的传统,在寄居荆州时期,王粲登上了当阳城高楼,有感而发,创作出流传千古的辞赋《登楼赋》。它的主题、内容和《七哀诗》(其二)相似,却把丰富的情感体验,描写得更加细腻感人。这篇抒怀遣情之作,呈现出层次分明的三个部分:登楼之见,怀乡之情,身世之悲。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他登览眺望,希望消解浓郁的忧愁幽思。目力所及都是广袤壮丽的水陆风景,以及花果遍野、五谷丰登的富庶景象。王粲的心情反而更加沉重:“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荆州再美也不是故乡,有什么值得王粲驻留于此?

他由此联想到,自己为躲避战乱而只身入荆,至今已有十二年,怀乡思归之情油然而生。他凭栏望着北方,想到了家乡、国都,那里有他的亲朋故旧,也有他施展才华的舞台。但是,“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

山高水阔遮挡了他北望的视线,也阻隔了他回乡的道路。王粲借古人自况,强化乡愁的厚重之感:思乡是自古而有的人之深情,怎么会因为境遇不同而变化呢?“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在赋文的第三层,他从思乡转为感时忧世,寄予了才华埋没的身世之惧,以及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国家战乱、百姓流离,王粲在偏安的荆州长年无所作为,但他清醒地意识到时不我待,何时才能恢复河清海晏的统一盛世?他希望寻求一条实现理想的大道,现实却是世道纷乱、匏瓜徒悬。他欲借登高销愁,哪知更添惆怅,以至于辗转难寐、凄怆难遣。

王粲的忧愁,既是为个人的羁旅怀乡、光阴虚度而发,更为时局动荡、山河破碎而发,可谓悲情满纸,忧心百结。他这种胸怀天下的愁情,洋溢着壮怀苍茫的气势,让原本黯淡惨怛的情感底色,奔涌出建功立业的昂扬热情和雄健风骨。他的《登楼赋》,几乎涵盖历代登高之作的情感广度和思想深度,构筑了一座难以逾越的文学顶峰。

才子遇雄主,文风更雄健

建安十三年(208年),是荆州命运的转折点,更是王粲人生最重要的转机。

曹操像。图片取自《月百姿》。(公有领域)

这一年风云变幻,刘表次子刘琮继任州牧;曹操挥师南下,欲统一南方。四战之地荆州,面临或战或降的抉择。王粲早就看出,刘表父子难当大任,渴望另择明主。有志于天下归心的曹操,是最契合他理想的真英雄,因而他有心襄助曹操,主动劝降刘琮。

王粲首先论述,在当今乱世,能够预见机要大势者,才能趋吉避凶。他又以曹操与刘琮的实力对比过渡到荆州归属问题,大赞曹操是“雄略冠时、智谋出世”的豪杰,南征北战无往不利。最后他给刘琮提出一条万全之策,应当“应天顺命,以归曹公”,才能保全自己和宗族。在王粲和其他谋士的劝说下,最终刘琮束手,举荆州不战而降。

荆州易主,王粲成为曹操阵营的一员,更因为劝降之功和诗文之才,受到曹操的礼遇和重用。他被任命为丞相掾、封关内侯,又升军谋祭酒,魏国建立后又担任侍中。熬过了十几年沉寂岁月,才子王粲终于找到驰骋才华的“高衢”,得以实现“冀王道之一平兮”的抱负。

王粲依附刘表十五年,值得一提的事迹,大概就是写过几篇“词章纵横”的公文。他归曹九年而病逝,这一时期他参与了曹魏集团的重要政务与文学活动。他博闻强记、长于应对,是曹操身边不可或缺的侍从,出则随军征战,入则奏议撰文,连朝中卿相都望尘莫及。他因熟知旧礼而委以重任,为魏国典定朝仪,修治礼乐,重建规章秩序。

更重要的是,王粲成为邺下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建安诸子相继归附,与三曹诗文唱和,形成一代文学的彬彬盛况。王粲仕途得志,拥有更多的创作机遇,他现存的数十篇诗文作品,大部分作于归曹之后,而且由于人生境遇的重大转变,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从军诗赋

王粲是七子中从军出征最多的一位,累计有两年时间在外征战。故而写下大量军旅纪行之作,代表作有《从军诗》五首、《浮淮赋》、《初征赋》等。

“从军有苦乐,但问从者谁。”王粲跟随曹操雄师南征北战,见识了军容的强盛严整,统帅的英明神武;体验到征途的艰难困苦,庆功的喜悦欣慰;他为将士的伤亡而慷慨悲歌,也为战时的德政而感恩赞叹。他怀着崇敬而磅礴的情感,吟咏出现存最早的乐府《从军诗》,发边塞诗之先声。

在王粲笔下,曹操大军西征张鲁,“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所向披靡,有如神助;南讨孙权,“泛舟盖长川,陈卒被隰埛”,冲锋陷阵,竭忠尽智。而他一介文弱书生,“惧无一夫用,报我素餐诚”,他感愧于自己的无用,不能披坚执锐,效死沙场;“虽无铅刀用,庶几奋薄身”,只愿发挥所长,为大军贡献绵薄之力。

“征夫心多怀,凄凄令吾悲”,“客子多悲伤,泪下不可收”。王粲长年在外,也难免再生怀乡之情,但是他看到将士们英勇作战,是为了平定天下的大业,这正是王粲毕生的理想。因而“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他放下私心杂念,一扫心中悲苦,继续以积极振作的心态投入军队生活。

图为民间年画《曹操大宴铜雀台》。(公有领域)

同题共作

曹操麾下不仅兵强马壮,而且文士济济,在魏都邺城组成了著名的文学团体。他们汇聚在三曹周围,游园欢宴、游猎从征,扬文采、诉情志,多有同题的诗赋唱和之作。王粲归曹以来,踌躇滿志,对曹操充满感恩之心,因而以满腔热忱,参加建安年间一次次文人雅集的活动,创作出大量同题唱和的诗歌、辞赋。

这些活动,有的是为较量才力而设。比如《文章流别论》载,曹丕随曹操行猎,为此作赋,并且命王粲等四人以此事为题,各作一赋。于是,王粲作《羽猎》,陈琳作《武猎》,应玚作《西狩》,刘桢作《大阅》,每个人的作品各有所长,但是“粲其最也”。

在竞技之外,邺下文人的创作也有单纯的抒情感怀之作。建安十七年(212年),七子之一的阮瑀去世,曹丕作《寡妇赋》,又命王粲作同题赋,共同表示悲悼之意。

此外,王粲亦作《难钟荀太平论》《务本论》《爵论》等政论类公文,表达治世情怀;修改《巴渝舞》,完成四篇魏国的郊庙歌辞。王粲后期的作品,或许没有达到《七哀诗》《登楼赋》那样的艺术成就,但是这时的他理想高扬、情感饱满,用另一种姿态展现了建安文学的风貌。

王粲生命中最美好的岁月,恰是归曹之后的那几年。他为追随一生扶汉的英雄而荣耀,为加入统一战争的王师而振奋,为题写唱和往来的诗赋而欣慰。他早已把个人理想,融入轰轰烈烈的曹魏事业中。才子王粲的命运,因为曹操的赏识而逆转,他终于在这里找到了最好的出路和归宿。

参考资料:《三国志》《昭明文选》@*

责任编辑:王愉悦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当时,蔡邕名重一时,来访者络绎不绝,每日车骑填巷,宾客盈门。一天听说王粲来访,蔡邕急着前去迎接,把鞋子都穿倒了。大家都在猜想,不知是来了个什么有名人物?
  • 阔平的官道上,马蹄声、车轮声交织着,严整的官府车队风尘仆仆,自北方而来。这是东汉后期,一位豫章太守走马上任的车队,那辆最高大的双驾马车中,隐约可以见一个峨冠博带、正襟危坐的中年男子。从踏进豫章境内的第一天起,他就迫不及待地打听一个平民百姓的住处,意欲亲自拜访。
  • 东汉如果有大明星,会是怎样的人?东汉人又是怎么追星的呢?东汉名士李膺,为人风度秀雅、品格端正,自我期许很高,以发扬儒家的名教、是非观念为己任。天下士人争相拜入他门下,成为一时之盛,被赞美为“登龙门”。
  • 开谈魏晋名士,总有一个风度翩翩的身影挥之不去。他醒时,岩岩如孤松之独立;他醉时,傀俄若玉山之将崩。手挥五弦,目送归鸿,是他最诗意的瞬间;柳下打铁,自食其力,是他最真实的写照。
  •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的秋冬时节,朔风呼啸,竹林凋零,青青子衿失了颜色。在这一年,竹林七贤的两位灵魂人物——嵇康和阮籍相继离世。动荡的魏晋时代,名士少有全者,史书形容“同日斩戮,名士减半”。更有后人说,嵇、阮之后,再无名士。江山代有才人出,历朝历代的名士层出不穷,只是少了嵇、阮那样的人。
  • 知名的竹林七贤中有个人,他既不是才华最出众的,也不是言行最高调的,更不是声名最响亮的。但如果要找出一位最难得的好朋友,一定非他莫属。
  • 曹丕,魏武曹操的次子。在古旧的史书中,他御之以术、矫情自饰,是十年夺嫡最终胜出的王者,也是三辞三让登基开国的帝君。他给人的感觉,是那样阴郁、无情。
  • 那是建安末期的一个盛夏。以博学多艺闻名的邯郸淳,作为曹家三公子的座上宾,正在欣赏一场演出。台上的主角是一个盛装登场的胡人,胡舞《五椎锻》、跳丸击剑、诵俳优小说,十八般技艺看得人眼花撩乱。胡人笑问:“邯郸先生觉得如何?”
  • 天下大乱之时,亟需一位真英雄治平乱世,开创大业。三国的第一男主角曹操,纵横沙场,统一北方,奠定曹魏基业;雅爱诗章,自成风骨,开创一代文学。乱世英雄曹操,在被追尊为魏武帝的同时,更因其雄健笔力,成为一代文学巨匠。
  • 汉灵帝即位的元年,党锢之祸刚刚过去一年,名列“三君”的大将军窦武、太尉陈蕃相继遭宦官毒手,随后无数清流名士惨遭迫害,第二次党锢之祸再掀腥风血雨。 “武等正直,而见陷害,奸邪盈朝,善人壅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