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马间为文 一生扶汉的乱世英雄曹操

作者:兰音
颐和园长廊彩绘三国故事“曹操赋诗”(赤壁之战时)。(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797
【字号】    
   标签: tags: , , , ,

汉灵帝即位的元年,党锢之祸刚刚过去一年,名列“三君”的大将军窦武、太尉陈蕃相继遭宦官毒手,随后无数清流名士惨遭迫害,第二次党锢之祸再掀腥风血雨。

“武等正直,而见陷害,奸邪盈朝,善人壅塞。”

一封奏书犹如犀利的雷电,响彻朝堂上空,留下阵阵回响。它的作者,就是被评为“乱世之英雄”的曹操。在这恐怖、黑暗的时刻,曹操怀着匡扶汉室的使命感挺身而出,为蒙冤名士上书翻案,矛头直指专擅朝政的宦官集团。

不同于曹诗,这短短十六字,铿锵有力,势如千钧,道出曹操刚正无私的浩然正气。在诗歌之外,曹操还留下了以公文为主的150余篇散文。这些文字简练质朴,清峻务实,与慷慨悲凉的豪言壮语相得益彰,共同展现了曹操的文采、智慧和理想,共同刻画出更加真实立体的曹操。

军令如山,智勇无双

曹操的文章,作于末代乱世之际,鞍马行伍之间,是他治军安国的重要辅助,陈情明志的最佳途径。他对文章的要求,是尚用、尚质,把文章作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曹操的文章,作于末代乱世之际,鞍马行伍之间,是他治军安国的重要辅助,陈情明志的最佳途径。图为《三国志图像》之“曹操官渡破袁绍”。(公有领域)

因而曹操常作一句两句之公文,篇幅大多在几十到百余字之间。他的作品,以文体观之,包括令、表、书、檄等公文体式,种类丰富;以行文观之,则不蔓不枝,简略严明;以文风观之,则峻切洒脱,真言真情,以一代英雄豪杰的大格局、大气度在文学史上占据特殊的地位。

他是地位尊崇的三军统帅和百官之首,因而其存世之作,有一半以上是关于军务征战、修政治国的教令之文。这些文章惜字如金,指陈主题,力求用最精炼的字句下达最准确的命令、最丰富的内涵。这不仅由于曹操事务繁忙,光阴宝贵,也充分表现出他雷厉风行、英明果决的处事风格。

曹操重视以法令治军,制定一系列赏罚分明、行之有效的军令,塑造了严明军纪,最终凭借武力扫平北方诸侯,建立了三国中的最强国。令文简明扼要者,如《造发石车令》:“《传》言:旝动而鼓。”意思是《左传》中说:发石车启动,即刻擂鼓进攻。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进行终极决战——官渡之战,曹操下令仿造发石车,辅助攻击、鼓舞士气。曹操引用经典语句,言简意赅,指明进攻的武器和时机,操作性强。大战之时,发石车声震天地,威力无穷,大破袁军营楼,有“霹雳车”之称。曹军也在战场上以少胜多,创造奇迹。

建安八年,曹操颁布《军令》三则,规定行军的“三不准”:将士不准在军营张弓开箭,行军途中可以调试弓弩,但不准上箭,不得于营中屠杀牲口贩卖,不得砍伐民田中的果木。犯军令者,根据不同情形受到鞭二百、杖五十、没收货物、或髡剪示众的处罚,条文非常明确。他还规定从出营、行进到结营的整个行军过程中,如何使用兵器、幡旗、战鼓等军用物品,保证军队令行禁止,作战时发挥最强的战斗力。

都说军令如山,曹操的令文并非一纸空文,对军中上下一视同仁。史传记载,曹操有一次行军路过麦田,下令曰:“士卒无败麦,犯者死。”然而曹操坐骑突然蹿进麦地践踏。曹操依军令要把自己治罪,主簿以“罚不加于尊”请求免罪。

曹操却说:“制法而犯法,怎么统领下属?”但是考虑到曹操身为将帅,不可轻死,于是他自请刑罚,挥剑斩断一缕头发扔在地上,代替死罪。曹操割发代首,不仅肃清军纪,更彰显出无私无畏的君王风范。

作为天才军事家,曹操作战前能料敌机先,通过教令形式调兵遣将,在战场上无往不利。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派出七千兵马驻守合肥,对抗孙权,同时给护军一道密函,封皮上书“贼至乃发”。后来,孙权率十万大军包围合肥,曹营将士展信拜读,竟是一条锦囊妙计:

“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

于是,张辽招募八百死士,趁吴军尚未集结完毕就予以迎头痛击,大获全胜。战事未发,曹操不仅提前预见敌军动向,更能知人善用,周详部署,将整个战局尽在掌控之中。他身未至,却观之远,写下二十一字遥遥指挥一场战争,再加上曹将谨守军令、曹军勇猛善战的配合,辅佐他真正做到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忠义扶汉,乱世奇文

东汉末年,曹操从兴兵讨董开始,一路南征北战,奉天子以令不臣,挥兵锋以平乱世。他自比周公,终生维护汉室,即使成为国家实际的掌权者,也不肯废汉自立。他曾言:“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周文王在世时,“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与曹操的经历何其相似。

曹操最骄傲的并不是个人得失,而是他为国家的贡献:“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图为民间年画《曹操大宴铜雀台》。(公有领域)

然而曹操奉侍汉朝的忠心,遭到朝中政敌和地方诸侯的抨击和污蔑。建安十五年,56岁的曹操发布一篇特殊的令文,借着辞让加封县邑之事,自述本志,即《让县自明本志令》。这是曹操现存的篇幅最长的散文,它就像一篇自传,讲述曹操本人的生平事迹和人生理想,并且推心置腹阐述自己手握大权的用意,是为了国家安定、子孙平安,而非一己私利。

曹操以丞相身份“让县”,用的文体却是上行下的“令”而非下奏上的“表”,说明他写文的目的,并不是向汉帝表述忠心,而是向普天之下的王臣,表明辅助汉帝统一的壮志雄心。如此行文,天然具有高屋建瓴、俯瞰群雄的格调,让这篇散文在开场就先声夺人,气势非凡。

这篇文章主要分两大层次,第一层的主要内容是,曹操随着年龄增长和时局变化,树立不同的理想。早年初举孝廉,他只想做一方太守。到了黄巾起义、董卓作乱,他发现区区循吏不足以挽救分裂动荡的国家,于是立志做一名征西将军,讨贼立功。待到一统北方,拜将封侯,他的理想则升华为士人治国平天下的最高目标。

他的理想经历两次飞跃,本质上都是为了汉朝基业鞠躬尽瘁。为了实现理想,他不避权贵势力,甘受征战之苦;无惧流言蜚语,淡看世间名利,一步步走向理想的终点。在写下这篇文章时,他能够踌躇滿志地总结:“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然而曹操最骄傲的并不是个人得失,而是他为国家的贡献:“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不是一句虚言,是他带领将士一刀一枪、一城一池打拼出来的成就。通过如此坦承、自信的一句话,一个纵横天下、气吞山河的曹公形象立刻跃然纸上。

接下来,曹操引用前代仁人志士的典故,自明本志:他会像齐桓、晋文那样尊王攘夷,以大事小;会像乐毅、蒙恬那样不忘君恩,忠义报国;会像介推、申胥那样固辞封赏,高风亮节。但是他深知国家三分、江湖未静,因而他可以不要封赏,但绝不能放弃权位,为了“慕虚名而处实祸”,将式微的汉室和曹氏的命运置于危险境地。

曹操通过此文,议时政、谈抱负、诉衷情,自然真诚,毫无虚假的矫饰,不仅将他跌宕起伏的人生传奇浓缩其中,同时阐明坚定的立场和原则,对谤议予以漂亮的反击,展现了魏武雄主的豪气和胆魄。

除了这篇指陈心志的“述志令”,曹操的扶汉忠心在其它公文中也有所体现。董卓作乱时,袁绍身为义军盟主,意图另立朝廷取代汉献帝,并约盟曹操。曹操作《答袁绍》拒之,首先说明义军为了共同的国家大义而集结,如今“幼主微弱,制于奸臣”,臣子废立君主,“天下其孰安之?”他义正辞严地表示:“诸君北面,我自西向。”

曹操一生功勋卓著,受到汉帝封赏无数,他也多次呈交辞让的表奏。这些文章写得整饬谦卑,表达对汉帝的尊敬和忠心,也含蓄地为自己正名。曹操也有请功求赏的时候,却是为了手下的贤士功臣。尽管他大权在握,封赏人才并非难事,但他还是按照礼数和规矩,恭敬地请求汉帝的认可。这类奏疏,也将人才功绩昭示四海,成为招纳贤才的绝佳机会。

谆谆叮嘱,别有深情

曹操是心怀家国的大英雄,也是感情丰富的文学家。不独他的诗歌奔涌着充溢浪漫的豪情,其散文也时常流露深情,打动人的心弦。曹操志在统一,任人唯贤,对待人才怀着“悠悠我心”的渴慕之意和“周公吐哺”的殷切之态。他的真情,首先表露在和手下能人异士的书信往来中。

曹操一生妻妾成群,后宫都归卞夫人管,恪尽妇道的卞夫人张弛有度,和姬妾们相处得都非常和睦。文史示意图:东汉打虎亭汉墓壁画。(公有领域)
曹操“分香卖履”,写尽了人生风流云散之际的最后眷恋,也写出了他在斡旋政坛、浴血沙场之外的另一种缱绻深情。图为示意图:东汉打虎亭汉墓壁画。(公有领域)

身负王佐之才的荀彧,是曹操麾下首席谋士,也是曹操修书较多的一位。早年曹操希望重用荀彧,以其同乡激励他的志气,发出热情豪迈的一问:“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折射出曹操对颖川人杰地灵的叹服,以及对荀彧才识的欣赏与渴求。

“夫功未必野战也”,曹操对荀彧的功劳非常推崇,认为他一人胜过千军万马。曹操在书信中用一连串排比称赞荀彧:“君之相为匡弼,君之相为举人,君之相为建计,君之相为密谋,亦已多矣。”倚重、激赏之情溢于言表。

建安年间,战乱与疫病的双重灾难,让生命脆弱易逝,曹操也备尝生离死别的切肤之痛。而贤士兼故友的逝去,让他尤为痛惜和悲切。同样深受器重的谋士郭嘉英年早逝,曹操在写给荀彧的书信中,真挚地抒发了对郭嘉的伤逝和缅怀。

在《与荀彧书追伤郭嘉》中,曹操回忆了君臣两人相处十一载,已是可遇不可求的患难知己;如今谋臣亡故,就算为其后代增加封赏,也不能弥补失去他的损失和痛苦。曹操频频写下“悲痛伤心”“追念之感深”“不能去心”等语,情真意切,字字泣血锥心。

曹操对至亲家眷的情感同样感人至深。曹植是他最宠爱、并且给予厚望的儿子。在曹植二十三岁那年,曹操出征孙权,安排他镇守后方邺城,留书一封,即语重心长的《戒子植》。

他说:自己在二十三岁时,就做顿邱令了,那时候锋芒毕露,欲澄清天下,至今回想都不后悔当年的所作所为。如今曹植也二十三岁了,一定要及时当勉励啊!短短几行书信,再现了烈士暮年回顾人生旅途时的豪情满怀,更表达了曹操对爱子的无限厚望。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本是万象更新之时,晚年的曹操突然感到身体欠佳,于是饮粥、服汤药调理。他年事已高,又患有头风病,因而认真考虑后事。站在人生的终点,曹操没有恐惧,而是用琐碎真诚的语言,留下一篇别开生面的《遗令》。

文章中,曹操从自己身体不适讲起,预感到生命无常,着手安排后事。他一反厚葬之风,要求简礼薄葬,命令将士百官各司其职,以国家大局为重。同时,他把最细腻的心思,用在了对妻妾伎人的妥善安置上,这也成了文章中最富有人情味的部分。

曹操不厌其烦地嘱咐,婢妾们平日勤苦,此后安居铜雀台中;所余香料分送诸位夫人,不必用于祭祀;诸房中人可学做带子、鞋子售卖,维持生计。兼济天下,是大英雄的使命;安顿家室,也是大丈夫的责任。曹操“分香卖履”,写尽了人生风流云散之际的最后眷恋,也写出了他在斡旋政坛、浴血沙场之外的另一种缱绻深情。他也因此创造了一个情深意重的典故,一种更为丰满的英雄文化。

曹操的散文,同他的诗歌相似,是他日常生平的写照,家国情怀的抒写。他在艰苦的戎马生涯中建立武功,在剧烈的政治漩涡中推行理想,也在雄奇的人生画卷中著述诗文。魏武曹操,不仅因为他的辅弼与奠基之功而顶天立地,也因为他的妙笔与才情之作而万姓宗仰。

参考资料:《曹操集》《三国志》等。@*#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统一的过程中,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一方面广纳文士,形成了“彬彬之盛”的建安文学局面;一方面自己身体力行,创作了不少流传后世的诗作。正如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所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尤其是曹操,其诗悲壮慷慨,震烁古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种充满激情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爽朗刚健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曹操无疑是其最为重要的代表。
  • 曹操外定武功,内修文学,统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横槊赋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曹操诗篇亦多散佚,仅存乐府诗十八篇,共二十六首。李白对建安文学、尤其对曹操诗作可谓充分明了,以“蓬莱文章建安骨”来评价之。所谓“蓬莱文章”指其富含仙道内涵,是为建安文学风骨。
  • 魏武大帝曹操瑞应黄星,真人下世,拨乱治世,天下莫敌。曹操造就中国文学史上黄金时代之建安文学,使中国神传文化在长期战乱、社会残破背景下得以承传兴盛。其武学巨著及用兵计谋为后世历代兵家推崇传扬,故后人称“言兵无若孙武,用兵无若韩信、曹公”。曹操杜绝官民淫祀,铲除低灵乱鬼,扶持道教初生,致魏国上下习道成风,举国清平。
  • 齐桓公、晋文公所以名声被传颂至今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兵势强大,仍能够尊重周朝天子啊。
  • 曹操大胆创新,沿用乐府旧题表述新事,记录了社会现实、军旅见闻、山水景观及游仙神迹,抒发了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 正史中,有二则割发代首的故事。一位是曹操,一位是陶侃。但他们并不是遭受了髡刑,而是另有原因呢!
  • 三国时期,曹操有一心腹谋臣郭嘉,此人不是预言家,但他对时局的预测往往精确无比。他算无遗策,为曹操剖析袁绍、孙策等人的性格,以及事件的发展,均有着独到的见识。曹操与郭嘉,前者慧眼识人,用人不疑;后者慧眼识主,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演绎了乱世的君臣之义。
  • 曹丕,魏武曹操的次子。在古旧的史书中,他御之以术、矫情自饰,是十年夺嫡最终胜出的王者,也是三辞三让登基开国的帝君。他给人的感觉,是那样阴郁、无情。
  • 那是建安末期的一个盛夏。以博学多艺闻名的邯郸淳,作为曹家三公子的座上宾,正在欣赏一场演出。台上的主角是一个盛装登场的胡人,胡舞《五椎锻》、跳丸击剑、诵俳优小说,十八般技艺看得人眼花撩乱。胡人笑问:“邯郸先生觉得如何?”
  • 天下大乱之时,亟需一位真英雄治平乱世,开创大业。三国的第一男主角曹操,纵横沙场,统一北方,奠定曹魏基业;雅爱诗章,自成风骨,开创一代文学。乱世英雄曹操,在被追尊为魏武帝的同时,更因其雄健笔力,成为一代文学巨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