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典故

“跛鳖千里”鼓舞所有世间人

荀子劝人持恒心:“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 (pixabay)

西方寓言中有个家喻户晓的“龟兔赛跑”故事,在传统中国文化中,也用类似的比喻。战国时代的荀子用“跛鳖千里”来勉励人,锲而不舍,勤勉修身,只要能恒心努力不懈,虽然条件差,终会有所成就。

《荀子.修身》:“蹞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

人们知道龟鳖的行动缓慢,跛脚鳖更不用说了。然而,荀子说只要坚持不懈,跛脚鳖依然可以爬行千里;人要是持续不停地积土,也可堆成山丘。比喻只要努力不懈,持之以恒,尽管条件奇差,好像一只跛脚鳖,也能有所成就。

说说字的意义,“蹞步”(蹞:音“轨”)也作“跬步”,走路时踏一脚称“跬”,另一脚再向前踏称为“步”,所以蹞步就是半步,一举足的距离。《小尔雅.广度》:“跬,一举足也;倍跬谓之步。”荀子用“蹞步”来作比喻,显现了他的学问精到。一只“跛鳖”,一举足就只能走正常步履的半步而已。 跛鳖积半步而达到千里,没有恒心怎能做到?字义和道理寓意都很明白了。

孔子作育英才,有教无类。荀子也是一样,勉励所有人,以恒心来补充不足。荀子不论在修身或学习方面,他都用“蹞步”提醒人、激励人要行千里就要勉力而行,持之以恒:

在《荀子.劝学》篇,他说:“不积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在《荀子.修身》篇,他说:“蹞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

他以海喻学问,以山喻修德,不论是勤学或修身,都要从蹞步开始,一步又一步踏实而行,累积蹞步之功以致千里。“跛鳖千里”勉励人锲而不舍去实践,达到为学和修身的人生目标。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1] ,功在不舍(*舍)。”

聪明才智再高,也不能一蹴可及,唯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铁杵磨成绣花针来。

荀子看到天下人的大通病是没有恒心,不论聪明才智高低的人都有这种问题,所以他明白说道:“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路虽近也要去行,老在原地踏步也到不了;事虽小也要动手做,不开始做永远也做不成。这是人人都能感受的经验。看那时光荏苒流逝,曾经有过同一个目标的人,有的成功达到终点了,有的半途而废,也有的完全没有行动,差距之间,反应了实践和恒心的差异。

下功夫修身时,荀子又提到清楚掌握方向、目标的重要性。如果不明道路,失去方向,迷了途一进一退,一左一右,找不着北,那么即使最优秀的良骥也走不到目的地。而且在判断目标方向时,即使开始的蹞步之差也可能造成千里之误的结局。汉代贾谊就提醒人修身要重视“审微”的功夫,他说:“墨子见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缪千里也。” [2]开始的半步之差,可能导致误入歧途,失之千里的后果;大乱不也是从最初微小的差错开始的吗!

“悲一跬而缪千里”,开始的半步之差,可能导致误入歧路,失之千里的后果。 (pixabay)

不论为学或修身的成果都不是唾手可得的。荀子以跛鳖千里,劝喻人持恒“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持恒累积学识,持恒修出高德大善的圣人之心,而这一切都要从蹞步做起。人们应该都懂得这番道理,实践时,就看人的“恒心”到不到位了。荀子一直苦口婆心劝世人勤学、修身修善德,他用各种喻譬让人谨记要有成就的要诀在恒心,“跛鳖千里”让人印象深刻。

注释

[1] 驾: 马拉车走一天的路程叫做一驾。

[2] 出自贾谊《新书.卷二.审微》

@*#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