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

【元曲大家】烟霞状元乔吉 散曲自成一家

南宋 梁楷绘 《东篱高士图》局部。(公有领域)

元代文人,不乏风流倜傥、博学多才之辈,乔吉却是难得的“才貌双全”的翩翩才俊。《录鬼簿》中赞他“美容仪,能词章”[1]。而翻遍整部书,几乎再无人因颜值得到类似的评价。

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个著名的写作六字法:“凤头、猪肚、豹尾。”[2]也就是要求我们写文章时,开头要精彩夺目,主体要丰满详实,结尾要简洁有力。溯其源头,正是出自一千多年前的乔吉之口。

很难想像,一位在今天几乎被遗忘的大作家,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乔吉遵行这个写作准则,大量创作风貌各异、雅俗共赏的散曲和杂剧作品。他也因此成为元朝后期重要的元曲作家,和张可久并称为散曲中的“双璧”,更被誉为“曲中李杜”。

浪迹江湖四十年

乔吉,字梦符,号笙鹤翁、惺惺道人,本是山西太原人。毫无悬念的,他也是一位怀才不遇的文人,一生不曾做官。延佑年间,元廷恢复科考,乔吉大概三十多岁的年纪,却无意科举入仕,义无反顾走向天高地远的江湖世界。古时候的江湖,被赋予更多文化含义,主要指与庙堂、朝廷相对的,一个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社会空间。

乔吉一生中,相当多的时间以清客身份,度曲侍宴。图为《南唐文会图》局部,宋人绘。(公有领域)

江湖,既是士大夫向往的避世桃源,也是落魄文人诗意栖居之所。元代文人的江湖,是勾栏瓦舍下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也是青峦碧波间樵夫渔父的行吟唱和。乔吉去过大都、湖南、浙江、福建、江苏、安徽等地,主要在南方一带游历,最后在经济和文化中心杭州定居,直到终老。

既是江湖人,乔吉结交的自然也是三教九流各色人士。从乔吉的作品来看,他交往的主要是歌姬名伶这样的薄命女子,以及文人墨客甚至是达官贵人。据当今学者统计,乔吉总共题赠十八位女子,其中为扬州名妓李楚仪写的曲子多达七首,反映了两人一段深情。而男子中,既有侯爷元帅,也有地方官员、学士公子。

由此也可推知,乔吉一生中,相当多的时间以清客身份,度曲侍宴。觥筹交错、倚红偎翠的生活,难掩落寞孤寂的内心,乔吉虽然交游广阔,但他并不快乐。《录鬼簿》中的挽词说他:“平生湖海少知音,几曲宫商大用心。”从曲词中,我们大概可以勾勒出乔吉真实的内心世界。

唤回春梦一双蝶,忙煞黄尘两只靴。三十年几度花开谢,折磨成头上雪。海漫漫谁是龙蛇?鲁子敬能施惠,周公瑾会打踅,千古豪杰。”(《水仙子·梦觉》)

三十岁时,乔吉仍在为功名奔波,希望像三国的名士、名将成为千古豪杰,然而现实状况是,纵使三十年忙煞双腿,仍是穷困潦倒,反而早早添了白发。此刻回想,如梦方醒,原来今世只是一场徒劳。放眼天下谁才是真正的国家栋梁?自己空有一身才学,却无人赏识,只能慨叹一番命运的辛酸罢了。

由于志向难伸,乔吉也生出隐逸之心,但要做到隐逸也并非易事。“行呵,官大忧愁大;藏呵,田多差役多。”(《燕儿落过得胜令·自适》)欲用世却无门路,欲归隐却困于生计,竟是进亦难、退亦难的尴尬境地。因而,乔吉只能长期在江湖上漂泊。

自许烟霞状元

人到中年,饱尝人情冷暖,半生浪迹的乔吉,心境也变得更加沉郁,开始有了羁旅愁思:“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折桂令·客窗清明》)

在一个细雨纷纷的清明时节,乔吉只是一位多愁善感的孤独游子。图为元人《溪桥风雨轴》局部。(公有领域)

在细雨纷纷的清明时节中,乔吉只是一位多愁善感的孤独游子。他寓居客乡,望着窗前的精巧帘幕,以及窗外的雨丝风片,万千心事一齐涌上心头。枕畔灯前,他想着自己背井离乡,正是断肠人在天涯。回想前半生繁华如梦,再看自己愁添白发,孤苦伶仃,这是多么凄凉无助的境地!

再抬眼望去,他看到细雨中几户人家,杨柳依依飘上屋檐。那屋里,或许正是一家团圆,絮絮谈论著柴米油盐、家长里短。这样的温馨画面看似平凡,却是乔吉可望而不可及的幸福。狭小的一方客窗,承载的是他天涯孤旅的忧愁,以及前途渺茫的惆怅。

他的愁思时常出现在雨中,比如“妒韶华风雨潇潇,管月犯南箕,水漏天瓢。(《折桂令·雨窗寄刘梦鸾赴宴以侑樽云》)”“琐窗风雨古今情,梦绕云山十二层,香销烛暗人初定。(《水仙子·辗转秋思京门赋》)”“客怀寥落雨声中,春事商量花信风,烛光摇荡江南梦。(《水仙子·雨窗即事》)”他的心绪,为前途时运而愁,也为古今世情而愁。

等到了晚年,乔吉似乎一下子变得豁达,在曲中展现出高傲不羁的一面。比如那首著名的《绿么遍·自述》:“不占龙头选,不入名贤传。时时酒圣,处处诗禅,烟霞状元,江湖醉仙,笑谈便是编修院。留连,批风抹月四十年。

烟霞状元,江湖醉仙,乔吉对自己的定位,像极了宋代柳永的“白衣卿相”,自有一股名士风流。他把功名利禄、青史芳名统统否定,既然世俗不认可他的才华,他索性将那虚名微利调侃一番,然后寄情诗酒,逍遥余生,岂不比胜过官场上逢场作戏、担惊受怕的生涯?

他还有一首意境相似的曲子:“华阳巾鹤氅蹁跹,铁笛吹云,竹杖撑天。伴柳怪花妖、鳞祥凤瑞、酒圣诗禅。不应举江湖状元,不思凡风月神仙。断简残编,翰墨云烟,香满山川。”(《折桂令·自述》)在文字中,乔吉化身为酒圣诗禅、民间的状元和人间的神仙,他活得最明白,看得最透彻。而这狂歌笑谈背后,依然是那个伤感无奈的灵魂。

曲中梅,梅似人

乔吉留存的作品中,有小令二百多首、套数十一篇,以写女子闺怨恋情、叹世隐逸、写景咏物为主;杂剧有三种,都是讲述才子佳人婚恋故事的。总体说来,他的散曲艺术成就高于杂剧,尽管题材沿袭元曲常用内容,没有什么开拓创新,但是在风格上独辟蹊径,自成一家。

《水仙子‧重观瀑布》以新奇夸张的比喻手法,歌咏了一条瀑布。图为宋佚名《高士观瀑图》册页。(公有领域)

他有一首曲子,以新奇夸张的比喻手法,歌咏了一条瀑布,成为他的代表作,即《水仙子‧重观瀑布》:“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此曲开篇,展现了瀑布悬垂于天地间的形态。瀑布仿佛是天上的织机和月梭织成的精美绸缎,从崖壁上高高垂下,因其洁白无瑕,似冰如雪,又夹带着雨丝,让人心生寒意。前三句,作者选取形象高大、意境恢宏的事物,极度渲染瀑布磅礴浩瀚的气势和精美壮阔的型态。紧接著作者突发奇想,千百年来瀑布在太阳下垂挂,就像在晾晒,然而它太过寒凉湿润,岂能晒干呢?

他走近了瀑布,衣衫逐渐被瀑布周围的露水打湿,让人更生凉意。最后作者用三个绝妙的譬喻,描摹瀑布奔流而下的景观:像白虹饮吸山涧,像玉龙扑下山冈,又像晴天里的雪片在沙滩飞舞。此曲想像奇崛,形象夸张,颇具雄奇怪诞之美,更令人联想到诗仙李白的名作《望庐山瀑布》。

不过,乔吉最爱的人间风物当数梅花。他对梅花的爱慕和追寻可说是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比如《水仙子‧寻梅》所写的:“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袭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乔吉对梅花的爱慕和追寻,可说是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图为清钱维城花卉册(一) 册 画梅之一。(国立故宫博物院提供)

整个冬天里,乔吉都在四处寻找梅花的身影。他经过了许多村庄,哪怕鞋子沾满了霜,也坚持走遍溪南溪北、树头树底,不落下一个角落。开篇三句连用排比手法,表现了作者爱梅之深、寻梅之切,描绘出那种寻寻觅觅的执著坚韧的状态。

就在不经意间,一阵暗香随风袭来,作者终于寻到了梅花,它美丽高洁得仿佛一位白衣仙子。然而他就在这时酒醒梦觉,才发现只是一场梦。伴着昏黄月色,他耳边仿佛响起哀怨的笛曲。一曲终了,那幽凄迷濛的氛围仍久久萦绕读者的心头。

梅花是传统诗文中的经典意象,在曲中象征着乔吉为之奔走的出仕理想。他曾把人生比作梦境,他追求功名的过程,不正像是在梦中苦苦寻找梅花吗?而那功名,也只能够在梦里邂逅片刻,现实带给他的只有苦闷和绝望。这首曲子,也传神地描摹出梅花孤高清冷的品格,在悲情之外又增添了空灵婉转的美感。

乔吉写花的名句,还有“冬寒前后,归晴时候,谁人相伴梅花瘦?(《山坡羊‧冬日写怀二》)”“和泪送春归,倩水将愁去,是溪边落红昨夜雨。(《清江引‧即景》)”等,既有清瘦的梅花,也有春去花落的景象。如果把这些意象连缀起来,从寻梅到梅花瘦、再到落花,恰似他一生遭际的缩影。

点阅【元曲大家】连载文章。

注释:

[1]《录鬼簿》之“乔吉条”:美容仪,能词章,以威严自饬,人敬畏之。

[2]《南村辍耕录》:乔吉博学多能,以乐府称,尝云:‘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大致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尤贵在首尾贯穿,意思清新。苟能若是,斯可以言乐府矣。@*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