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调查:自费已成癌症治疗常态 两成金额破百万

人气: 170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大纪元2022年07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赖玟茹台湾台北报导)癌症希望基金会21日公布“癌友自费调查报告”结果,结果显示,自费已成为癌症治疗常态,在手术、化疗、标靶与免疫治疗中,近七成五病人都有自费情形,当中有两成癌友自费金额破百万,对此,癌症希望基金会也呼吁,政府能借取澳洲、新加坡等国经验,推动补位保险,让“商保补位健保”。

据国健署2019年癌症登记报告,新发癌症人数逾12万人,罹癌人数持续攀升,但医疗科技不断进展,癌登5年癌症存活率已超过六成,不过,台湾健保已不堪负荷新药、持续性医疗费用,癌症病人自费状况屡见不鲜。

癌症希望基金会于21日上午举办“癌友自费多烧钱?政府应加速推动商业保险补位健保”记者会,由癌症希望基金会副执行长严必文说明“癌友自费调查报告”调查结果,当中搜集300位癌友或家属所提供的自费数据。

严必文说明,自费已成癌症治疗常态,在手术、化疗、标靶与免疫治疗中,近七成五病人都有自费情形,两成癌友自费金额破百万;四成第三期或第四期病友自费金额新台币50万元以上,两成五自费金额上百万,而自费项目多为标靶治疗(53%)与免疫治疗(13%),相对晚期癌友也承受着巨大经济压力。

另就自费治疗资金部分,严必文说,主要来自商业保险及储蓄两部分,有74%使用商业保险理赔、68%运用个人储蓄;零期与第一、二期的癌友倚仗商业保险作为自费来源的比例(78%)高于第三、第四期的癌友(67%),后者使用个人储蓄与家人支持的比例较高,推估当自费费用越高时,商业保险亦无法负荷,病人必须动用储蓄或靠家人支付。

癌症希望基金会董事长王正旭则说,现今癌症治疗趋势朝向精准医疗,费用普遍昂贵,以肺癌标靶药为例,如未获健保给付,各药每月自费金额可能都超过新台币10万,免疫治疗三周疗程更是动辄达30、40万;商业保险将成为病人接受自费治疗的关键助力,政府应吸取澳洲、新加坡等国经验,让“商保补位健保”。

责任编辑:陈玟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