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跨国公司将生产移出中国 减少风险

人气 843

【大纪元2023年11月06日讯】(大纪元记者李言综合报导)欧洲央行(ECB)周一(11月6日)发布的一份文件显示,在接受该行调查的跨国公司中,超过40%预计未来几年将把生产转移到政治上更友善的国家,同时,在华经营,因中共带来的相关风险被视为主要担忧。

在疫情和俄罗斯乌克兰战争扰乱价值链之后,企业在越来越多地讨论转移生产地点,但几乎没有经验证据(实证证据)表明,它们正在大规模搬迁。

为了寻求这一证据,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意大利央行、德意志联邦银行等近期开展调查,询问企业供应链风险问题。欧洲央行对65家业务遍及全球的大型企业进行了调查,其中49%的企业表示,他们正在寻求“近岸”生产,或将生产基地迁至离销售点更近的地方。

总共有42%的受访者希望将某些业务“友邦化”,或将其转移到更受欢迎的地点。

中国经济的不稳定性以及中共的监管打压,令越来越多的在华外企感到担忧。

欧洲央行在《经济公报》(Economic Bulletin)栏目的一篇文章中表示,在对其行业供应链构成或可能构成风险的国家问题上,“三分之二的受访者提到了中国(中共)”。

超过一半的公司从特定国家或少数国家采购关键材料,几乎所有公司都表示这些供应现在面临的风险更高。

欧洲央行补充说:“其中绝大多数企业将中国视为采购国或采购国之一,所有企业都认为这是一种高风险。”

中共去年12月结束“清零政策”时曾让许多人幻想,2023年中国经济将出现强劲反弹。这不但没发生,反倒危机四起:创纪录的青年失业率、房地产危机不断、消费疲软、通货紧缩以及中国股票抛售潮。民众陷入绝望,不愿消费和借贷。这也打击了外企在华的经营。

近岸外包已经成为一种趋

来自中国的数据显示,2022年进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比前一年下降43%,至1,900亿美元。美国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在美国商品进口中所占份额从2017年的22%高点降至17%。

近几年来,近岸外包已经成为一种趋势。1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过去五年中已经在采取这种策略。

跨国公司(包括中国公司)正在越来越多地将注意力转向东南亚,包括越南、印度和泰国等,纷纷在那里建立新的生产基地。

关于企业是否将生产迁回欧盟地区,欧洲央行的调查发现,近一半的人将地缘政治风险/不确定性视为近期或计划未来进入欧盟的重要因素,凸显企业优先事项发生转变,从仅仅关注削减成本或提高效率,转向在决策中考虑供应链弹性问题。

同时,调查发现,从广义上讲,监管、财政激励和本地含量要求同样可能是与进入或离开欧盟相关的因素。同时,劳动力(成本/短缺/技能)、能源成本和销售地理分布的变化是将生产转移出欧盟的主要因素。

在投入品采购方面,企业预计未来五年内其供应链将越来越近岸、多样化和/或友岸化,其中来自欧盟内部的采购份额增加。

投入采购的近岸、多元化和/或友岸外包的预期增加似乎使这些公司平均倾向于更多地使用欧盟供应商。

中国美国商会在此前的2023年商业环境报告中表示,24%的受访会员正在考虑,或已经开始将产能转移出中国,比前一年增加10%。

责任编辑:林妍#

相关新闻
《魔鬼在统治着我们的世界》系列片(7)
乌使用ATACMS导弹攻击克里米亚 俄称击落六枚
荷兰情报机构:中共间谍活动威胁国家安全
组图:海外法轮功纪念“四‧二五”25周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