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调降中国信评展望 专家:看衰中国经济

人气 998

【大纪元2023年12月06日讯】(大纪元记者章洪、易如报导)周二(12月5日),国际著名评级机构穆迪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调为“负面”,并警告说,中共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房地产行业危机等正在加深。专家分析认为,穆迪此次调整评级代表了目前国际社会的一个共识,即看衰中国经济前景。

穆迪调降中国信评展望 影响广泛

12月5日,穆迪在声明中说,愈来愈多的证据显示,中(共)国当局不得不为债台高筑的地方政府和国营企业提供更多金融支持,这对中共的财政和经济状况构成下行风险。此次降级基于这个情况。

穆迪上次调降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是在2017年,当时将信用评级由Aa3降至A1,原因也是经济增长放缓和债务上升。当时是中国信评自1989年来首次遭到降级。

中国问题专家王赫对大纪元表示,“穆迪出来的这个评级,首先对中国经济走势的展望打破了对中共的预期,这个预期就变得很糟糕了。”

“目前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家没有信心。”

他说,穆迪是全球三大最权威的评级机构之一,其评级是影响全球市场的。

“具体层面(的影响)它有两个。一个是,中(共)国政府国家信用下降了,那么它发行债券的成本要增加,而且这个债券不一定卖得出去、不一定好卖了,这是直接影响。”

“另一个是,国际大宗物品,什么石油、黄金、铁矿石、粮食等等,中国都是大宗买主。那么,中国这个评级下降的话,人民币汇率马上下跌,下跌之后,对国际大宗物品价格的变动就会产生影响。”

“所以这个影响是很广泛的。”王赫说。

穆迪的上述评级展望调整一出,中国股汇市应声下跌。当天,A股三大指数集体走弱,沪指跌幅达1.67%,时隔一个半月后再度失守3000点大关;北向资金(外资)净流出75亿元人民币。

穆迪发表声明后,中共主要国有银行全天都在支持人民币,加大了美元抛售力度;此外,中国主权债务违约的保险成本也升至11月中旬以来的最高水平。

王赫说,“穆迪这个评级一出来,对国际金融界、投资界的影响立马又增加了一个推动。”

“外资都在撤了,国际金融资本也都在撤离了,国际供应链也在加快重组,各国都在搞去风险。”

业界认为,穆迪此举告诉投资者,中国目前是一个风险区,资本走向会绕过中国。这打击了中共想通过国际融资和吸引外资来提振经济复苏的努力。

穆迪调降动作代表国际社会的共识

穆迪同时预测,中国2024年和2025年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将放缓至4.0%,2026年至203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仅为3.8%。

王赫表示,“穆迪做出这个判断,代表了目前国际社会普遍的一个共识。”

“过去国内国外对中国经济的走势有很大的差别、有很大的差异;现在基本上海内外已经形成了共识,觉得中国经济长期肯定是完蛋了、走衰了 。”

王赫认为,“他们(穆迪)所做出的评级决定在我们看来已经做得是相当的委婉了”,“它(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能维持到2%、3%就已经算不错了。实际情况应该比这更严重一些。”

中华经济研究院助研究员王国臣对大纪元表示,中国大陆的经济本身趋缓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且政府的国债殖利率也一直是往下走。

“这些消息面或是市场面都已经反映出来了。”他说,“穆迪只是做到一个后来的确认,中国大陆(经济)不好。”

穆迪点出中国地方债务问题

近年来,中国债务数字一直在快速攀升。穆迪这次调降中国信评展望,提出对中共地方债务的担忧。

中国有多少债务?中共回应穆迪时称,截至2022年末,中共政府债务余额61万亿元人民币,包括地方政府法定债务余额和纳入预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50.4%。

不过,中共的经济数据一贯按政治需要造假,广受外界质疑。摩根大通研究人员6月计算出的中国境内整体债务,已达其国内生产毛额(GDP)的282%。

除官方公布的显性债务,大陆各省市地方政府还积累了巨额隐性债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华尔街投行估计,中国尚未偿还的表外政府债务总额约为7万亿至11万亿美元,其中包括数千个所谓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行的公司债券(隐性债务)。

业界人士披露,隐性债务中有很大一部分违约风险很高,规模估计在4000亿美元到逾8000亿美元。

瑞银高级经济学家张宁团队对近3,000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后表示,大多数公司通过运营获得的现金连支付利息都不够。

王赫表示,“中(共)国政府是每隔几年这个隐性债务就要增加几倍,增加很多,而且这个势头根本是控制不住了,基本上现在处于失控状态。”

“现在的问题是中共自己也不知道这个隐性债务到底规模有多大。它现在也在摸底。”他认为,“显性债务每年都是公开的,它用财政收入来偿还;隐性债务现在是已经还不了了。”

“地方的隐性债务问题,这已经是个定时炸弹了,随时可能爆炸。”他说,“进入一个倒计时状态。”

他说,中共已掉进债务陷阱里爬不出来了。它给很多发展中国家发了很多债,这个债收不回来;同时中国国内,它自己又欠了很多的债。

“穆迪就是因为看到这些问题了,所以才把对中国展望由稳定调到负面了。”

中国隐性债务违约风险已引发国际关注。穆迪调降中国信评展望的当天,《华尔街日报》发表题为“中国的巨额隐性债务问题已到紧要关头”的文章,分析中国巨额隐性债务问题已到了危险关头,恐迅速演变成一场全国性金融危机。

专家分析中共借新还旧政策的后果

中共当局正试图防止地方政府债务违约潮的出现,以免破坏金融业的稳定。

中共央行行长潘功胜12月2日表示,必要时会对债务负担相对较重的地区提供应急流动性支持,化解地方政府现存债务的风险。

今年前11个月,中共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总额达9.14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一半用于还债。整体发债金额不但创下同期新高,更超过去年全年的发债规模(约7.4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用于借新还旧的再融资债券同比增幅为82%。

旅美经济学者黄大卫认为,借新还旧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目前当务之急的债务,“但这是一个应急方案、急救方案,并不是根本性解决债务问题。”

“发新债意味着你是预期未来经济的快速增长能够偿还到目前欠的债务,就是把债务摊长、拖长了。”

他说,这完全是非常依赖于未来的经济增长,而增长最快的民营经济在整个市场的占比却在缩小。

“要是经济增长并不符合原来预期的这么高,那债务就会越积越高,就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就可能会成一个债务危机。”他说。

王赫对大纪元表示,“中共现在其实是没有办法进行化解的,它现在只是通过财政手段来往后拖;同时又进行了金融化债,比如说强行要求五大国有(银)行对这些债务进行借新还旧、进行债务置换,这就把中国的金融系统也给拖进来,迟早也会把它拖垮。”

他认为,“在进行债务置换时还降低了债务的利率,而且这些做法都是强行做的,其实等于把蓄洪水的坝筑得越来越高”,“这个债务一崩盘的话,对经济来说就是灭顶之灾了。”

责任编辑:孙芸#

相关新闻
中国百强房企4月销售额环比降12.9%同比降45%
北京放宽限购 2套房京籍家庭可五环外购1套房
【名家专栏】惠誉再次下调中国金融评级
韩国:中国海淘产品含致癌物 有的超标三千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