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拒当厌世代!免费咨商助青年抗忧郁

忧郁症近年呈现年轻化趋势,除经合格医师诊断服用抗忧郁药物和心理治疗外,短期性压力可透过运动、饮食来改善。(123RF)
人气: 28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3年08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赖玟茹、李怡欣台湾台北报导)忧郁症逐步年轻化,年轻族群有精神科相关诊断者,整体成长率为47%。此外,高中生自杀想法与企图盛行率也同步增加。“厌世代”词汇流行于网路,意指年轻人对生活与未来无可奈何、消极无望的态度。为鼓励青少年勇于求助,卫福部推出“年轻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希望能“接住”身心失调的“厌世代”青年朋友。

因应忧郁症年轻化,卫福部推出“年轻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将于8月1日上路。(赖玟茹/大纪元)
鼓励青少年勇于求助,卫福部推出“年轻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希望能“接住”身心失调的“厌世代”青年朋友。
鼓励青少年勇于求助,卫福部推出“年轻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希望能“接住”身心失调的“厌世代”青年朋友。(123RF)

忧郁症近年呈现年轻化趋势,据台湾2016至2021年健保就医资料显示,15~30岁族群,有精神科相关诊断者,自22.1万人增加至29.2万人,年轻人忧郁症近四成未就医,为鼓励青年勇于求助,卫福部“年轻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介于15~30岁者,每年可3次免费心理咨商。

此外,青年自杀率也呈现上升趋势,2022年国人死因调查,15~24岁致死原因中,自杀排第二名。从2014年统计到2022年,15~19岁自杀率增加137%、20~24岁增加90%、25~29岁增加53%;另一项调查显示,2013~2021年,高中生自杀想法从18.7%增至25.0%,自杀企图则从6.3%增至9.4%。

忧郁症近年呈现年轻化趋势,除经合格医师诊断服用抗忧郁药物和心理治疗外,短期性压力可透过运动、饮食来改善。(123RF)

青年自杀率上升 三大可能因素

卫福部长薛瑞元表示,全国自杀死亡率下降,但年轻族群数据不降反升,少年朋友除学业压力外,也有情感、家庭等心理压力。伯特利身心诊所院长王仁邦向《大纪元时报》表示,他收治的15~30岁病患比以前还多,约占总就诊人数三分之一,多是学生族群。

台大公卫学院教授张书森向《大纪元时报》表示,自杀行为并非单一原因导致,青少年自杀率上升,可能与三大因素有关。

第一、家庭因素。如:父母离婚,近年来离婚率微幅增加,家庭支持转弱,加上传统大家庭式微,年轻一辈面对未知处境缺乏亲系开导陪伴,须单独承受父母婚姻状况的额外压力。

第二、精神共病。心理健康问题是导致自杀行为的上游环节,我国青年心理健康情况稍有恶化,反映为睡眠品质不佳,年轻族群失眠背后成因众多,包括个性求好心切、完美主义,睡前胡思乱想、焦虑难眠。

第三,高度使用网路。尽管网路使用与自杀行为之间关系“很复杂”,但张书森表示,令人担忧的是,因为网路关系,让自我伤害这件事的能见度变高,模仿与投射,起到不良示范。

改善忧郁 可以这样做

除经合格医师诊断服用抗忧郁药物和心理治疗外,短期性压力可透过运动、饮食来改善。

● 舒缓身心运动:运动可释放脑内啡,让自律神经稳定,跑步、游泳、健行等,晒太阳的户外运动,或吐纳缓慢的瑜伽、气功、静坐等室内活动,皆有助提高睡眠品质。

● 优质饮食:很多年轻人遇到不开心的事,会以暴饮暴食来发泄,也许零食一时半刻能转移焦躁,但最终促忧郁情况加剧;正确饮食宜多摄取促进神经传导物质平衡的蔬菜、水果为主,提高体内血清素、多巴胺,才能缓解情绪低潮。

※珍惜生命,自杀不能解决问题,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若需咨商协助可拨生命线“1995”、张老师“1980”或安心专线“1925”。◇

责任编辑:陈玟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