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新年特刊

Life in the UK之 如何记住英国王室世系

【大纪元2024年02月16日讯】历史与其他学科不同之处,在于对时间的强调。就像香港人所珍重的609、612、721、831、1111,相联起来就是强大的集体回忆和叙事框架,我们在学习历史尤其是初学时,十分需要注入这种框架建构时间概念,就像将电脑硬碟格式化般,将脑袋“历史格式化”,这样例如唐虞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五胡十六国、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民国、中共,便可以慢慢进入我们的脑袋。我还记得中学读中史之前,长辈已经预先让我背下清代十帝的年号,方法是将每帝年号首字串连成“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这样便可以建构出清代的时空感。

历史,无论你有多浓厚的兴趣,“强记”的功夫或多或少是需要的,关键是否找到好的记忆口诀。写过两篇Life in the UK系列文章后,有朋友问,英国皇室世系庞杂,感觉没有中国历史般好记。有方法解决吗?

这次轮到外国的月亮不及中国的圆?我尝试寻找英国人学习历史的记忆技巧,终于在一本旧书中找到以下诗诀,历数1066年征服者威廉至20世纪伊利沙伯二世所有英格兰王位继承者。这个诗诀原来已沿用了几十年,英国《卫报》也有报导过。

Willie, Willie, Harry, Steve,

Harry, Dick, John, Harry three.

One, two, three Neds, Richard two,

Harrys four, five, six… then who?

Edwards four, five, Dick the bad,

Harrys twain and Ned the Lad;

Mary, Bessie, James ye ken,

Charlie, Charlie, James again…

William and Mary, Anna Gloria,

Georges I, II, III, IV, William and Victoria;

Edward seven next, and then George the fifth in 1910;

Ned the eighth soon abdicated

Then George the sixth was coronated;

After which Elizabeth

And that’s the end until her death.

这诗诀每两行一个韵脚(例如 two – who,bad – lad),可以每两行两行背下来。对于本地人,诗诀颇容易上口,但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读者们,可能需要一点注释,也可以当是顺便了解多一点英国文化。

首先,为了让人名容易入诗,使用了不少简称和昵称,例如William写成Willie、Henry写成Harry (所以哈利王子的原名其实是Henry)、Richard写成Dick、Edward写成Ned、Elizabeth写成Bessie。

此外,诗首重复了Willie一字,为什么?中西方帝号取名原则各有不同,中国皇帝登基一般会更改年号,尽量不重复以往的;西方则不一样,为了承继传统会重复使用旧帝号,加上二世、三世等以资识别。所以两个Willie,分别代表威廉一世和二世。同样道理,第一行和第二行均有Harry,分别为亨利一世和二世,所以第二行末便出现了Harry three (亨利三世)。

诗诀除了提供自征服者威廉以降的英格兰君王外,有时为了押韵,某几位君主提供了额外资讯。例如Dick the bad,因为理查三世作为护国公一直被认为杀害了他应该要保护的爱德华五世并篡夺了王位;Ned the Lad,因为爱德华六世9岁便加冕,15岁而终。

James ye ken是妙笔所在。ye ken是苏格兰语,意即you know。为何无端端有一句苏格兰语?因为自这位詹姆士一世开始,英格兰国王同时兼任苏格兰国王,开启了“共主”的新时代,直到现在。

从歌诀可知,英国第一位女王并非伊利沙伯,亦非维多利亚,而是亨利八世的女儿玛莉。大家可能知道,亨利八世为了讨得麟儿,一共讨了六个老婆,卒之第五个老婆Catherine Howard给他诞下了后来的爱德华六世;当他逝世后,接连由他两个姐姐当政。由于玛莉女王对新教徒残暴不仁,所以得到Bloody Mary之称号。

主动记忆,可以是一种乐趣。这首歌诀记熟后,就可以尝试记其它有趣的东西,例如名人的生卒时间。谈到生卒,自2022年后多了一个观察:事头婆伊利沙伯二世于当年9月8日逝世,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父毛泽东则于1976年9月9日逝世。于是,由2023年开始,连续两日,在香港人社群,便出现了什么人悼念什么人的有趣现象。◇

文|杨颖宇

责任编辑:陈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