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评论

【名家专栏】恒大遭清盘的相关性与无关性

2024年1月29日,中国北京,一座名为“恒大华府”的恒大商业综合大楼遭到废弃,人去楼空。(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大纪元2024年02月06日讯】(英文大纪元专栏作家Christopher Balding撰文/信宇编译)近年来,中国经济和房地产行业问题重重,外界对这些问题存在种种解读,然而往往触及不到本质问题。随着事态的发展,认识框架会更加明晰,理解会更加深刻。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刻认识香港法院最近对恒大下达的清盘令。

近日,香港特区法院下令对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恒大(China Evergrande)进行清盘。

中国恒大是一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公司,隶属于中国恒大集团(Evergrande Group)。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清盘令不适用于恒大集团或其它上市实体。鉴于中国恒大涵盖恒大集团约三分之一的资产,即使其被清盘,目前也不清楚这会对更大的恒大集团产生哪些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几乎没有证据表明中国大陆法院会接受香港特区法院的司法裁决。中国大陆和香港最近共同宣布的一项协议明确排除了有关公司破产的跨境司法裁决。深圳和上海等一些城市与香港签订了接受司法裁决的协议。然而在实践中,这些城市实际接受的香港判决寥寥无几,因此目前来看结果仍不明朗。

有趣的是,国际媒体并没有大肆报导原告要求恒大清盘的消息。据中国媒体报导,一名30岁的广东人是此次起诉恒大的主要诉讼人,他曾在加州上大学,目前居住在香港。他参与了多个集团,并创办了自己的证券公司,目前尚不清楚他为何会成为恒大事件的中心人物,也不清楚他背后的势力集团。

目前的首要问题是,这对于负债累累的中国和整个房地产行业意味着什么。鉴于中共政府推出了支持房地产业的多项政策,如资助房地产公司和业主购房、放宽贷款和所有权限制等,中国大陆似乎不太可能积极、迅速地执行香港特区法院的命令。

如果恒大处置资产是为了履行清盘令,考虑到神秘的诉讼代表,处置资产似乎更有可能是为了帮助政治上受到青睐的公司或个人。一直以来恒大以高价购买大城市的最佳地段而闻名。如果没有得到内地的政治支持,将恒大资产清算给政治利益相关方的任何行动,即使得到承认,也可能进展缓慢。

恒大事件如此引起全社会关注,还有另一个原因。许多面临重大财务困难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将恒大视为他们可能面临的任何流程的蓝本。值得注意的是,恒大在两年多前就已停止偿还债务,在最近披露的财务数据中,恒大的金融债务约为3,000亿美元,而现金流只有100亿美元。

由于中国的会计和报告标准难言规范,这些财务报告不应被视为定论,也许数据更加惊人,然而它们至少说明了恒大和更广泛的房地产市场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在交易量和价格下跌时,房地产开发商只能通过出售资产来积累现金。简而言之,恒大迄今为止没有为其它公司提供任何可行性蓝图,尽管许多公司对此仍然心存幻想。

尽管目前报导清盘恒大和资产出售的头条新闻不断,然而现实情况就是,香港特区法院并没有强有力的证据或法律先例来强制内地出售如此规模的庞大资产。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就是进行旷日持久的诉讼程序,使其脱离公众视线,并将部分资产出售给国有开发商。不过,短期内可能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

作者简介:

克里斯托弗‧鲍尔丁(Christopher Balding)曾任越南富布赖特大学(Fulbright University Vietnam)和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涵盖中国经济、金融市场和技术等。他是总部位于伦敦的英国外交政策研究智库“亨利‧杰克逊协会”(Henry Jackson Society)的高级研究员,他曾在中国和越南生活了十多年,后来移居美国。

原文:The Relevance and Irrelevance of Evergrande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立场。

责任编辑: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