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方法

教育者必须导正孩子追求优越感的方向!

(图/小树文化提供)

我们已经知道,儿童都会努力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将他们的努力追求导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须确保,孩子的努力可以获得心理健康与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调。

如何实现这一点?区分追求优越感的结果是有用或没用的依据为何?答案是“社会群体的利益”。若认定任何人实现任何成就、任何事情的价值,都与社区无关,简直匪夷所思。回想一下在我们看来高尚、崇高、有价值的伟大事业就知道,应该要认定它们不只对实践者来说弥足珍贵,对社会群体通常亦然。因此,我们必须有条理的安排儿童教育,这样儿童才能体认到社会情感,或是一种和社会群体站在一起的团结感。

那些无法理解社会情感的儿童会变成问题儿童。但他们也只是儿童,不过追求优越感的努力没有被导向有益的面向。

何谓对社会群体有益确实见仁见智。不过有一点倒是很肯定:从果实的状况,我们就能判断树的好坏。因此任何特定行为的结果,都可以显示对社会群体来说有用或没用。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考虑到行为发生的时间和成效。最终,这项行为必须与现实逻辑有所交集,而这也会显示这项行为和社会群体的需求有多少关联。普世的架构就是判断标准,该行为的最终结果究竟是违背或顺应标准,迟早会被摊在阳光下。

此外,所幸在日常生活中,不是一天到晚都得面临需要动用复杂判断技巧的情境。至于社会变动、政治趋势等我们无法清晰预见其成效的潮流,能否评判尚有争议。然而,即使是这些成效,最终都会表明:究竟特定行为是否有用或正确—不论全体或个人生活。从科学观点来看,我们不能称呼任何一种行为是良善或有用的,除非它是解决生活问题的绝对真理和正确途径,而生活问题又受制于地球、宇宙和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我们来说,这些客观的、全人类造就的条件,就像是一道数学题,答案其实就藏在其中,只是我们不一定能解开。我们只能从这个问题的数据,试着判断解决方法正确与否。有时候会太晚尝试这些解决方法是不是真理,以至于根本没有时间矫正错误。

若个体无法采用逻辑、客观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生活架构,很大程度来说,他也无法看清楚自己行为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当问题冒出来,他们就会胆战心惊,不仅不动手解决问题,还会认为是自己走错路,才会遇到问题。我们同时也要记住,就儿童来说,当他们偏离有益的正途,就没有机会从负面经验学到正向教训,因为他们根本不理解问题的个中意义。因此,我们必须教育儿童检视自己的生活,但不是视为一连串毫不相关的独立事件,而是视为一条贯穿生命中所有事件的连续长线。没有任何一件事可以从他的整体生活脉络中抽离;唯有串联以往发生的一切,才能解释生命的全貌。当儿童理解这一切,就会了解为何自己当初会误入歧途。

进一步讨论追求正确与错误优越感的不同之前,或许先讨论那些“看似和我们普遍理论矛盾”的行为比较妥当,而这种行为是指“懒惰”—这是其中一种形式,表面上看起来,它和我们认为“儿童天生都有就追求优越感倾向”的观点冲突。事实上,懒惰的儿童会受到责骂,就是因为他没有展现出追求优越感的努力与野心。不过如果仔细检视懒惰儿童的状况,应该会看到原先的观点错得有多离谱。

懒惰儿童具备某些特定优势,他只是没有扛起他人对他的期待;就算没有完成这么多成就,多多少少也能被原谅;他不用咬牙苦撑,因此就表现出一副吊儿郎当、随便懒散的态度。然而,出于懒惰,他经常成功的让自己受到关注,而父母会发现自己必须费心盯紧着他。仔细想想“有多少儿童不计一切代价想要获得关注”,就能清楚看见“为何有些儿童会倒行逆施,透过懒惰让自己成为焦点”。

然而,这并非对懒惰的完整心理学解释。许多儿童采取懒惰的态度以缓解自身处境。他们明显缺乏能力与成就的状况,总是被归类为懒惰。很少人会听到他们被指控“缺乏能力”;反之,他们的家人通常会说:“他要是不那么懒惰,有什么事办不到?”儿童会满足于“只要自己不那么懒惰,什么事都能办到”的认知。对极度缺乏自信的儿童来说,这是修补自我的安慰剂。这是成功的替代品,而且不只适用于儿童,成人亦然。这种荒谬假设—也就是“如果我不那么懒惰,有什么事办不到?”—会缓解他们受挫的感觉。一旦这类儿童真的动手做了什么事,就会自己把小成就放大成具重要意义的成就。这种芝麻绿豆般大小的成就,和之前一贯缺乏成就形成鲜明对比,结果是:他们为此受到赞扬,但是勤奋主动获得更大成就的儿童,得到的赞扬较少。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种隐身在懒惰背后,不为人知的圆滑手段。懒惰儿童很像是走钢索的人,但下方早已铺好网子;当他们失足坠落,也只是落在软软的网子上而已。大众对懒惰儿童的批评,比其他类型儿童来得温和,比较不会伤及自我。比起被说是无能,被说是懒惰伤害较小。简言之,懒惰就像屏障,掩盖住儿童缺乏自信的真面目、阻碍他去解决眼前的问题。

如果细想当前的教育方式,就会看到它们刚好正中这些懒惰儿童的下怀。被责骂得愈多,懒惰儿童就愈接近自己的目标—因为大人把所有时间都用来盯紧着他,并且将注意力从能力问题转到别的面向,正好如他所愿。惩罚的最终效果大同小异。教师都认为惩罚懒惰儿童可以改掉他的毛病,但经常以失望告终。即使是最严厉的惩罚,都无法让懒惰的儿童变得勤快。

如果情况改变,例如当这类儿童实现某种意想不到的成功,也是环境使然。或者,有可能是因为孩子的教育者从严师换成了较为慈祥者,而且新教师理解这名儿童,用诚挚的态度和他谈话,并且给予他全新的勇气,不再打压他微弱的勇气。在这类情境下,孩子有时候会突然变得勤快。因此,我们会看到:原本在入学几年间一路发展落后的儿童,在换了新学校以后,因为环境改变而表现得异常勤勉。

有些儿童不会用懒惰的方法,而是以装病来逃避有益的活动。有些儿童则会在考试期间异常激动,因为他们认为,要是表现出神经紧张的样子,就能获得一些偏爱。同样的心理倾向也会体现在爱哭的儿童身上——哭泣和激动的表现,都是在求取特权。

──摘自:《阿德勒正向教养心理学【给孩子勇气的成长之书】》小树文化提供@

责任编辑: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