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失动力 产能过剩 经济不平衡加剧

人气 1063

【大纪元2024年05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赵凤华综合报导)中共国家统计局周五(5月17日)表示,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为3.1%,低于经济学家预测的3.7%,而工业产值增长6.7%,高于预期。专家分析,中国消费失去动力,产能过剩,经济不平衡不断加剧。

中国消费失去动力 市场持续疲软

今年以来,中国以出口为驱动力的制造业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动力,而旷日持久的房地产危机则拖累了国内需求。4月份出口恢复增长,但消费价格依然低迷。信贷自2005年以来首次出现萎缩,凸显了市场的疲软。

麦格理集团(Macquarie Group)大中华区经济主管拉里‧胡(Larry Hu)表示,“我最大的感受是,中国正在经历双轨复苏。”他说,喜忧参半的数据可能会刺激当局加强对边缘利润的支持,但不会导致任何重大转变。

数据公布后,中国股市应声下跌。在岸基准沪深300指数下跌0.3%,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0.1%。

中国房地产业深度萎缩 经济不平衡加剧

周五公布的其它数据也显示了中国经济的两极分化。今年前四个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4.2%,与之前的数据相比略有放缓。但房地产开发投资骤降9.8%。

国家统计局表示,未来面临的外部环境挑战“日益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并呼吁当局尽早实施现有的宏观经济政策。

消费增长乏力可能促使中共当局推动企业和家庭升级机器和家电的计划。从上月底开始,当局在各城市推出鼓励消费的政策,包括提供有限的购车补贴。

房地产服务和投资管理公司“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Bruce Pang)说:“消费品以旧换新计划的效果尚未显现”,总体而言,消费者的期望值还没有出现转机。

汽车销售是拖累消费的最大因素之一,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6%,创下近两年来单月最大降幅。中国的汽车制造商正在进行价格战,这可能会促使消费者推迟购车计划。

服装、鞋帽和纺织品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这是自2022年底以来的首次月度萎缩。

中国产能过剩 冲击海外市场

从周五开始,中共当局将发售价值1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380亿美元)的超长期特别主权债券。此外,中共当局正在酝酿一项由地方政府来收购数百万套未售出房屋的计划,以减少库存。

“在国内,房地产仍然是最薄弱的一环”,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杨宇霆(Raymond Yeung)说,“显然,政治领导层要通过消化库存来解决问题。但这些努力能在多大程度上刺激家庭的购房欲望仍是个问题。”

其它风险依然存在。中共对中国清洁能源行业的扶植政策导致产能过剩,大量廉价的中国商品倾销到海外市场,冲击当地的企业和工人的就业,引发了欧美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

美国拜登政府周二(5月14日)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180亿美元的产品加征关税,其中电动汽车的关税从25%升至100%。

除电动车外,锂离子电动汽车电池关税从7.5%升至25%;太阳能电池从25%升至50%;注射器和针头从0%提高至50%。

(本文参考了彭博社的报导)

责任编辑:任子君#

相关新闻
产能过剩大量裁员 中国光伏业或将大量烂尾
美中经济工作组会议结束 美关注中国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冲击全球供应链 中共遭美欧谴责
【环球直击】耶伦见中共央行行长 重申产能过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