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危机关系国家安全 可影响中国内政外交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12月22日讯】亚洲时报邱鑫12月22日报导﹐中国在2003年10月份以来,由缺煤到缺电再到缺油的连锁反应,已经敲起了中国国家全的一警号;而这次教训也是对李鹏时代的能源政策以及江泽民时代“大国外交”的一记当头棒喝。

中国目前面对的能源危机情势十分严峻。据12月7日的新华社报导,2003年入冬后已有7省先后拉闸限电,其中以浙江省最为严重。来自中国石油化工的消息承认,中国已经出现供应紧张状况,而且这问题可能持续到新年过后的2004年2月上旬。

中国的电荒,连锁触发了煤荒和石油荒的潜在危机。中国的官方媒体没有介绍中国石油短缺的具体情况,但有关专家利用各种系数粗略地估算出,中国石油最终可采资源量仅为130亿吨到160亿吨。

相形之下,伊朗一个油田的储存量就有250亿吨,而中国所有的”家底”,充其量只相当于他们一个中等油田。

最令人担心的是,中国专家估计,中国的石油储备只够7天之用,这相对日本有6个月的储备量,实在是相差太远了。

事实证明,石油储备对中国的经济表现至关重要:1979年伊朗宗教革命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日本因为有其初具规模的国内石油储备,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而美国仍然没有足够的储备,损失了国内生产总值的3.5%。

12月3日的《南方日报》就曾引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淮认为,按照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对石油的年需求量为2.7亿吨至3亿吨、所需进口量为1亿吨至1.3亿吨计算,石油储备量大约为1100万吨至2100万吨;若按90天计算,则安全储备量需达2500万吨至3200万吨。

为了亡羊补牢,国务院在2003年5月26日在北京正式启动”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战略研究”。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6日主持了会议,并听取中国工程院课题研究组的汇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不久前已经向国务院呈交了能源报告建议,希望早日开辟国内石油期货市场,力争在石油价格上有更多的发言权,建立有利于进入国际市场的法规体系和监管体系,确保我国的石油安全。

该报告也建议,在大力推行节能战略的同时,还要建立形式多样、配置合理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安全需要;建立安全预警应对机制,建议按5级建立相应的预警应对方案。

与此同时,报告也指出要加快国内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强化采油,发展替代燃料和技术。

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能源就已经有石油储存量不足的焦虑了。当时的专家就曾警告:1984年以来,原油产量年均增长1.7%,但同时期的石油消费年均增长4.9%。虽然中国是世界第五位的产油大国,但是同时也是石油消费大国,石油的产出跟不上经济快速增长对石油的需求。

众所周知,由李鹏主理国务院时代开始,石油系统一直牢牢掌握在他的手里,这个情况一直维持到朱镕基当总理的90年代。在这段时期,中国政府一直以石油为战略性原材料为理由,拖延大部分的市场机制改革。在目前为此,中国的能源体制仍十分不理想。

据《中国经济时报》11月21日引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剑阁指出,在能源领域建立现代监管体系方面,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江泽民主政的时候,他也着力和俄罗斯及哈萨克讨论能源合作问题,但他在推动大国外交的同时,明显吃了俄罗斯一记闷棍:中俄就输油管道计划谈了许久都是只闻楼梯响,但日本和俄罗斯近期就石油输送管道的铺设问题似乎就取得了进展。

这一连串事件证明,中国不能光靠门面的”大国外交”取得实利,这可能亦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之所以要调整江的外交路线,将之变得更加务实的原因。

在开拓国外能源供应方面,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12月18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与到访的以色列总统摩西‧卡察夫举行会谈,新闻稿中没有提及有关能源供应问题,但胡就表示”中以友好和互利合作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胡锦涛在10月就曾访问澳洲,并签订了关于中澳天然气技术伙伴关系基金管理执行的谅解备忘录。他在10月20日上午在曼谷会见了墨西哥总统福克斯,能源合作也是重点关心的问题之一。

中国如果要确立大国的地位,必须要先做好能源储备。一个律师为拆迁户和大发展商打官司,透露一篇新华社内参不一定会危害到国家安全,但中国现在的能源储备情况则肯定值得担心。(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以巴签署能源合作协议
深圳发展面临土地不足资源缺乏等问题
财经简讯(03年12月4日)
泰国新发明 利用冷气废气烧热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