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

一种笑声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2月19日讯】在大学校园里散步时,突然听见路旁传来极不庄重的笑声,转过头看时,发现笑的人竟是个学者模样的中年人。他显然是在和面前的弟子们讨论学术界的事,其内容在我听来非常枯燥乏味,但是他却又不可遏止地笑起来,而且声调更加不庄重,仿佛他遇到了滑稽得不能再滑稽的事情。

对于我而言,这种笑声并不陌生,因为我经常在同胞中间听到它,然而他却出自一个学者的口,却不能不令我沉思些什么了。

不精通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是很难破译这种笑声的含义的。它的内涵是复杂而暧昧的。笑的人往往针对的是简单得有些枯燥的事件,但他的笑声却让人感到他在观赏世界上最滑稽的喜剧。也许有人认为这正是中国人的幽默感,能在一点也不可笑的事物中看出可笑之处来,随时随地都能轻松地享受人生。事实并非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我发现引发这种笑声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有些人头脑中只有非常少且不可更改的原则,一旦他们看见有些事物竟然不按这些原则运行时,就会觉得这是些极端好笑的事情,自然会在某种优越感中不可遏止地大笑起来;其二是有些人的头脑中根本就没有什么值得他们尊敬的原则,因而任何事物在他们眼里都可能是好笑的,他们随时会发出意义暧昧的笑声。前一种人多半没什么文化,后一种人在各种文化水平的人中都可以看到,但其中文化人要多些。随着中国人中文化人的增多和没文化的人对文化人的模仿,现在后一种笑更为流行。

从表面上看,前一种笑的产生是由于笑者过于严肃,后一种笑则是由于笑者过于不严肃,但二者实际上都源于一种不严肃的精神。它们都代表了一种对事物的亵渎态度。前一种人为什么会觉得那么多的事物可笑呢?是因为它们不符合原则吗?如果他们信奉的原则是根本的,是大多数事物必须按之运行的天道,那么,大多数事物怎么都背离之呢?显然他们所虔信的原则并不根本。以并不根本的原则来度量世界,对大多数事物持嘲讽和贬抑态度,所体现出的也是不严肃的精神,因而第一种笑者与第二种笑者是殊途同归的。产生这种不严肃精神的原因是复杂的,但主要原因恐怕是中国文化长期处于真信仰缺席的状态,大多数中国人没有将近处的事物与远方联系起来的习惯,不具备将短暂的东西与终极存在联系起来的能力。他们绝不会像西方的基督徒那样在万事万物中都看出上帝的存在,然后虔诚地对待它们。既然神性概念在他们心中是缺位的,那么,任何事物在他们眼里必然都有些猥琐和滑稽,当然是可以嘲笑的,这固然使中国人不沉醉于”虚幻的彼岸世界”,但也造就了一种近视的文化和不严肃的精神。正是这种不严肃的精神使中国的进步举步唯艰。陈独秀先生在二十世纪初期所着力向中国人的”德” “赛”(民主与科学)二先生,现在仍未在中国站住脚,便是一例。肆意戏谑民主、自由、正义等基本价值,在二十一世纪中国的互联网上几乎成为一种风气,说明这种不严肃的精神对中国人的统治之深。可怕的是大多数中国人仍未觉悟到这种精神有什么不妥,某些文化人还为之披上了”后现代”外衣,仿佛我们中国人早在秦朝就有解构主义精神似的。可以想见,倘若我质问现在的某些中国人为什么不尊重民主、自由、正义等具有绝对价值的理念,他们肯定会感到前所未有的滑稽,继而像面对白痴那样理直气壮地发出嘲讽的笑声。

这笑声使我感受到了深达骨髓和贯穿灵魂的巨痛,领悟到了中国所有悲剧的起源。

【明心网】(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