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选对口罩及使用 才能罩得住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5月4日讯】据中央社4日报导,市面上的口罩五花八门,你可知道,依用途不同,口罩可分成防止空气中有害物吸入、避免飞沫传染他人、避免飞沫影响食物或产品。因此要防飞沫吸入,绝对不是戴了口罩就一定有效,行政院劳工委员会劳工安全卫生研究所指出首先要戴功能符合的口罩,再者是用正确的方式戴口罩。

在百业惨淡经营之际,口罩是少数不受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影响的商品,并已成为台湾家家户户必备的保健用品。平常一个不到新台币一百元的口罩,现在水涨船高,从三十元到一千元,只要敢喊价,就有人买。但是高贵的口罩真的比较有效吗?

首先公开呼吁民众选购正确口罩的行政院劳工委员会劳工安全卫生研究所,尽管长期投注在与八百万劳工健康安全有关的工作场所安全卫生研究,由于研究内容极专业,与民众的直接接触少,民众对这个单位向来陌生。但随着SARS疫情发烧,劳研所几乎成了国内“口罩咨询热线”,每天都有民众或企业致电询问,最常问的,就是“我买的口罩对不对?”

劳研所所长戴基福指出,在选购口罩时,单就防飞沫口罩而言,依据不同过滤效率有不同分类,主要是依据过滤滤布的效果来分。最近大家耳熟能详的N95就是其中之一,这是根据美国的规范,同分类过滤效率更高的有N99、N100,其他还有可防油雾滴的R系列,或可防一般粉尘及油雾滴的P系列,这些类型就防飞沫而言,等级都与N95相当甚至更好。

类似的分等方式还有欧盟的产品分类,从FFP1、FFP2至FFP3;澳洲的P1、P2、P3;或者日本的DS1、DS2、DS3等分类。这些分类,最后一个数字越高,代表等级越高,亦即可以阻隔微粒吸入的比例越高。

另外,因为有密合的考虑,口罩有不同佩戴面体的设计,现在常见的口罩一般称“抛弃式口罩”以及“简易型口罩”;可以更换滤纸的“滤材面体口罩”﹙Filtering facepiece﹚;医院称隔离病房内使用的高等级防护“半面体口罩”;常见于电影的生化防毒面具,则属“全面体头罩”,不同佩戴面体也有不同效果。

戴基福表示,过去台湾仅对专业用的口罩有认证标准,民众最常使用的抛弃式口罩,则因为台湾的空气还算干净,对于戴口罩防细菌需求不大,因此缺乏认证标准。

不过为防SARS,民众对口罩的需求大增,因此安研所已紧急完成“抛弃式防尘口罩”和兼具除臭功能的“抛弃式添加活性碳防尘口罩”认证标准,每一款口罩都分成捕集效率百分之八十以下、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九十、百分之九十至百分之九十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等四级,一旦获得标准检验局采用,即可纳入CNS认证。未来民众购买口罩只要认明CNS标志即可。

在口罩纳入CNS认证之前,目前选购口罩还是要认明经其他国家认证的字号。不过因为合格口罩经常缺货,部分不肖厂商在不合格口罩包装上随便印上验证字号混充,戴基福建议,透过网站查询通过验证的厂商型号,对于辨识产品真假可多一层保障。

例如通过美国NIOSH验证的抛弃式防尘口罩,截至今年三月十二日已经有一百五十九种,详细资料可查询美国NIOSH网站资料 (http: //www2.cdc.gov/drds/cel/cel_form.asp);劳研所也将各国验证口罩型号整理于劳研所网站的“SARS预防网站专区” (www.iosh.gov.tw/sars0.htm),民众可多利用。

除了要买合格的口罩外,戴基福提醒,“戴口罩就像戴安全帽一样,必须正确使用,才能达到效果。”正确使用口罩最重要是与佩戴者的脸型密合,若不密合,空气就会从细缝被吸入,有害物也会一并被吸入。

戴基福指出,戴口罩本来就不舒服,因为空气通过口罩会有阻力。所谓“不气密”,最常见的大概是戴口罩后眼镜会起雾,或者是呼吸时脸颊有风流过的感觉,戴基福说,这绝不是比较凉爽的设计,而“绝对是不气密的现象”。

再者,电视新闻画面常会出现,医护人员佩戴双层口罩:一层一般医生用的口罩、一层N95口罩,或是口罩头戴只绑一条,这些情形都会破坏口罩的气密性,失去口罩的效果。

根据劳研所专家会议的建议,戴口罩并不一定滤布等级越高就越好,反而必须考虑面体设计,平面型口罩通常很难密合,在医疗院所工作的高暴露危险群千万不可使用。

各种有关口罩与事业单位预防SARS的因应对策,劳研所网站 (www.iosh.gov.tw)的“SARS预防专区”都有提供,民众可随时上网查阅。(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