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民风 】苗族服饰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讯】苗族服饰有性别、年龄及盛装与常装之分,且有地区差别。据清代《百苗图》所载,凡八十三种。另有考察资料称百余种。

  纷繁复杂的苗族服饰可分为湘西型、黔东型、川黔滇型、黔中南型以及海南型等五大类别和若干款式。

  湘西型,流行于湖南湘西州及湘、黔、川、鄂四省交界一带。古代男女蓄发椎髻的习俗已消失。女装上穿圆领大襟短衣,盘肩、袖口等处有少许绣花;宽脚裤,裤筒边缘多饰花边;包扎又高又大的青布或花布头帕,戴银饰。

黔东型,流行于黔东南。男装多为青色土布衣裤,包青头帕。女装以交领上衣和百褶裙为基本款式,以青土布为料,花饰满身,图案多为平绣的各种龙、凤、鸟、鱼及花卉。雷公山一带女装独特,百褶裙甚短,长者30釐米,短者不足20釐米,上衣花饰用彩线挑以各种几何图案。妇女盛装银饰繁多。

  川黔滇型,流行于川、黔、滇、桂等省区讲西部方言的苗族地区。女装上为麻布衣,下为蜡染麻布花裙。色调较浅,花饰不多,银饰亦少。黔西北和滇东北一带,不论男女皆缀以织花披肩,大者形同斗笠。

  黔中南型,流行于贵州中南部以及黔、桂、滇交界处。女装上衣多披领、背帕等,下装有一青色百褶裙,也有蜡染裙。以挑花为主,兼用蜡染。贵阳、安顺、安龙等地的花溪式女装,其披领酷似一面旗帜,俗称“旗帜服”,花饰也多。

海南型,流行于海南省。女装多为右偏襟青布长衫,蜡染布筒裙,花饰少。

另外,苗族金属工艺品流行于黔东南和湘西苗族地区,有银冠、银珈、项圈、披肩、项链、牙签、髻簪、耳环、手镯、戒指等。项圈由小到大多达七圈为一套,重二千余克。造型或呈四棱突起,绕如螺旋,或偏圆,平面上錾出各种花纹图案。项圈是苗家姑娘恋爱、结婚必备之物。牙签一般由数根薄而透明的牙签和四到八条银链、小银铃组成,每条银链又由数十个直径不超过2毫米的小银环连缀而成。每个零件又编、錾、刻出各种图案,常见的有鸾凤交颈、双凤朝阳、并蒂桃等,以祝愿幸福吉祥;鲤鱼跳龙门、梅花满场等表达美好愿;针筒、猴子喜桃、狮子滚绣球等则表现生活情趣;一副牙签要同时具备形美、色明、声脆、实用等优点。

苗族银梳流行于黔东南苗族地区。苗语称“耶尼宋”、“依尼”。用银和木制的梳子。长约16釐米,梳面有三只鸟的图案,亦有与之相称的其他图案。梳背有十一朵银花,吊一个小银链,悬有喇叭状的银筒,稍一摆动,便叮当有声。梳子的两条副角有银链连着一颗长长的银针,银针插在发簪的左右侧。

苗族银镯在苗语中称“尼秋把”。姑娘戴于腕间的银饰品。出自民间银匠之手。通常将银子抽条做成。较讲究者饰以花纹图案。

  苗族银项在苗语中称“谢垛尼”。姑娘戴于颈脖的银饰品。出自民间银匠之手。将银子抽成长条做成,或抽成银丝,由多根银丝穿织图案。

──转自《中国民俗网》(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全国美容美发技能竞赛在云林虎尾举行
中国民俗风情﹕铁佛镇
中国民俗风情﹕神话
走出SARS阴影  繁荣多市经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