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仙履奇缘

郭秀元

标签:

【大纪元讯】西方的“灰姑娘”童话,几乎是现代人耳熟能详的故事,王子为了一只遗落的鞋子,惊动大臣四处寻找鞋子的主人,其实真正目的是在找寻爱情。这个故事不知陪伴多少人度过童年岁月,满足了多少人的美丽幻想。

鞋子和人类的文化息息相关, 不仅每一个民族穿的鞋不一样,不同历史时期的鞋子也各有差异,甚至每个人穿的鞋也是风情各异。虽然鞋子的原本功能是为了保护足部,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鞋除了实用之外,各个时代的美感与风格,也在足下展露无遗。

位于加拿大多伦多的贝塔鞋子博物馆(The Bata Shoe Museum),收藏了近万件与鞋子相关的展品和史料。贝塔鞋子博物馆的董事长松尼雅贝塔女士(Sonja Bata)自1946年起开始收藏各式鞋子,1979年贝塔鞋子博物馆基金会正式成立,开始进行对人类鞋饰文化的整理与研究,并进行有关鞋类的田野调查。1995年贝塔鞋子博物馆成立,收藏了涵盖4,500年来世界各主要文明的鞋饰历史,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鞋子收藏机构,创下了金氏世界纪录。

从鞋子本身的发展历史而言,鞋子与社会地位、气候环境、宗教、性别、时代的文化背景皆息息相关;同时,对于鞋子的选择还可以透露出穿着者的品味与仪态。每一双鞋都有一个故事,有些鞋的主人声名显赫,有些鞋展现了制鞋匠的技术与创意。从编年史看,鞋子的样式往往随着社会价值观而不断创新,而且也可看出当时工艺的水准与制作技术。

几千年来,鞋子翔实地纪录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随着时代变迁,东西方文化差异越来越小,人类的价值观也越来越趋于一致。这次贝塔鞋子博物馆来台展出的西洋鞋流行风,提供我们从不同角度看西方文化与生活,因而在轻松的观赏中也同时看到了西洋史的发展。

1.罗马帝国

始于西元一世纪,终于西元五世纪的罗马帝国,对人类近代文明发展影响极大,当时西方的流行风遍布地中海文明地区,那时男女均穿着舒适实用的皮制或镶有金箔配饰的凉鞋,这样的穿着也是“罗马公民”社会阶层的身份表征。

2.地中海文明

西元四世纪起,罗马帝国的重心渐渐向东移,罗马公民势力大减,欧洲大陆的文化进入新的整合期。以罗马文化为基础,融入东方浓艳风格的拜占庭文化成了当时风尚,削尖造型或装饰华丽的鞋子,取代轻便实用凉鞋,成为拜占廷帝国的流行风。

3.专制体制与贵族阶级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皇室是宫廷生活的中心,贵族握有相当的权势。贵族阶级在这个时期有着严格区分。十三世纪开始流行尖头的鞋子造型,这种风尚在于突显当时贵族的社会阶级,例如英国国王爱德华二世在位时规定,平民的鞋子尖头长度不得超过6英寸,地主不准超过12英寸,男爵不得超过24英寸,至于王子就没有限制了。这种长形式的风尚,同样反映在当时尖头帽饰或歌德式建筑等其它的事物。

十五世纪宫廷流行的重点转向鞋子的宽度,尖头鞋逐渐被扬弃,宽趾鞋开始当道。夸张长度的鞋子不再受到贵族喜爱,鞋子形状朝向圆头发展,当时新建筑也反映出这种柔合曲线与圆顶风格。此时鞋底的材质通常以皮革或软木制成,鞋面覆以天鹅绒或丝质材料,有些还采取镂空设计。

4.奢华装饰风尚

巴洛克时期是以艺术品味主导生活的华丽年代,它有皇室的戏剧性及浮华风格,一切讲究优雅。当时男女均穿着高跟鞋,表现优雅的仪态,其影响力一直延续到现代。后来到了愈加繁复的洛可可时期,高超的制鞋技术,反映在鞋跟的优雅弧度与精细做工上,鞋面装饰了大量的缎带或蕾丝,鞋扣的设计也更加多样化。

5.名主追寻与个人主义

由于缝纫机的发明及工业化制鞋技术开展,男鞋或女鞋的款式不仅变化多而且快速,不再由贵族主导一切,个人对于品味的追求成为时尚。极细高跟鞋、平底鞋、面包鞋等各种款式琳琅满目,材质也不再局限在皮革或绸缎上,进而塑胶、压克力和人造皮等,也都成了足下时髦的鞋材了。@

──转自《台湾大纪元》(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1000步的缤纷台湾】高雄五星级度假酒店
【1000步的缤纷台湾】台中超质感森林住宿
单车漫游:淡水河金色水岸自行车道
【飞向欧洲】意大利威尼斯—建在海面上的城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