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厂商盲目西进 无力根留台湾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欧祥义╱台北报导〕经济部工业局于二○○一及二○○二年委托中华经济研究院进行“对外投资对国内经济影响之研究”结果显示,“只对中国投资”的企业,不只营收成长慢,且在外销市场上出现中国货取代台湾货,及国内就业雇用率明显衰退、且以中国为量产基地会严重影响国内投资意愿等负面效应。

  根据这项研究发现,“只对中国投资”的企业,在一九九三至二千年间营收成长四十七点九%。而此类企业有两个特性:第一、厂商规模较小;第二、在生产上容易发生“替代”台湾生产的作用,而较少“分工”的效应,因此国内的生产在对中国投资以后即不易成长。

  至今为止,到中国投资的厂商,均以外销第三地(包括间接外销)为主要目的,拓展中国市场的比率不高,因此不太会发生“国内生产外销中国”的扩张效应,反而是“中国生产出口”取代“台湾生产出口”的替代效应较强。

  “只在中国投资”的厂商,在一九九三至二千年间所作的国内投资最少;相对之下,“只在中国以外地区投资”的厂商对国内投资最为积极。

  这项差异显示,中国主要是量产基地,任何在中国投资的厂商均有将量产基地移往中国的打算。

  国内就业成长最快的是“只在中国以外地区投资”的厂商,其国内雇用人数成长了卅三点五%;“在中国及中国以外均投资”的厂商,国内雇用人数亦成长了十七%。而“只投资中国”的厂商,其前六年(一九九三至一九九九年)平均每年雇用仅减少零点五%,但在一九九九年到二千年,国内雇用大幅下降四点八%,显示这组厂商国内雇用确有恶化的趋势。

  根据中华经济研究院的分析,厂商若只投资中国,其对国内经济的贡献,要比其他对外投资厂商来得低,因此,厂商对外投资若扩及中国以外地区,将最具成长性、也最具竞争力,对国内产业的提升与经济的贡献也较高。

  因此,政府可从政策奖励中,例如“推动企业营运总部”方案,引导国内企业进行全球布局,而非仅到中国投资,朝向国际化发展。

〔记者曾慧雯╱台北报导〕比较两岸产业结构,学者指出,中国产业快速升级,可能不需要十年就能够追赶上我国;因此,台湾在面对中国竞争时,应该要有全球化布局的远见,并加强产业的创新研发。

  经济部工业局委托台湾经济研究院进行一份“两岸产品竞合及依赖监视指标”研究,台经院所长龚明鑫指出,近年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大幅成长,产业结构也逐渐往高技术人力方向调整,而且其产业结构调整速度比台湾还要快。

  龚明鑫并进一步指出,中国传统产业逐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电子、运输工具与精密器械,产业发展方向与台湾相似性越来越高,我国必须谨慎以对。

  而全国工业总会副秘书长蔡宏明则表示,当我们依赖中国这个单一市场时,中国的企业却努力全球化;当我们走进去的时候,中国却试图走出来,因此,分散市场、布局全球的课题值得台湾企业深思。(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