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吴国光:港人民主诉求希望不在北京

人气 6

【大纪元1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吴雪儿香港报导/二零零三年的香港,经历了令全球触目的“七一”五十万人“反对廿三,还政于民”大游行,致使备受争议的《基本法》第二十三条在民意压力下给撤回了;接着是亲中政党的“民建联”在“1123区议会选举”中惨败;到了二零零四年元旦,再出现超过十万人上街游行,要求“还政于民,改善民生”。

现时,港人的诉求主要是要求于二零零七年普选特首、二零零八年普选立法会全部议席,至于北京当局将如何回应港人的诉求,就成为了焦点。熟知中国政情的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吴国光,最近接受专访时,对香港的形势和中央对香港的态度作出了详细的分析,本来没有把研究重点放在香港上的吴国光教授也说:“香港的问题变得越来越让人关心。”

在分析中,吴国光教授指北京自“七一”事件后,“先来软的”,用经济方式来改善香港施政,但去年十一月的区议会选举结果,证明北京的经济先行策略,没有取得效果。吴教授说,“现在仍未看出北京下一步会如何打算,下一步有一个重要的时间表,就是今年九月立法会选举,如果北京要取得立法会的主导权,现在恐怕要想想办法”。他指“香港正在处于一个非常不确定的一个时段”,并预期:“政改的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香港还是会继续动荡”。

23条或改头换面重来

吴教授认为,二零零四年是香港面临非常关键的一年,“如果在立法会选举当中,由于经济或北京做工作的因素,使得亲北京力量在立法会保持大多数席位,在新的立法会选举产生以后,二十三条还会以不同方式改头换面重来,整个特区政府会加强其施政力度,继续在经济上做一些文章,那么香港就真正变成非常少香港特色的香港、一个稍微大一点的深圳”。

但如果立法会真的出现主导民主的议员占多数席位,吴教授说,香港市民下一步“不仅是通过街头游行,而是通过立法会──香港一个民意的机构──向港府施加政治改革的压力,声音会因此而增高、压力也会强化。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港府会面临更大的压力。“这个压力会把香港调到什么地方去,就要看北京的回应”。

江泽民犯大错误香港

对“胡、温新政”,吴国光教授也进行了透彻的分析。他指“共产党是没有底线的”,它只是想“保持自己的政权”,同时也“是机会主意者”。他认为,“江泽民施政期间在香港问题上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也是给香港带来困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完全不检讨(回归后的)第一个五年”。因此“新的领导人如果要解决香港问题,就不能够延续过去江泽民在任时的那一套思路,如果延续的话,这个危机就会进一步加深”。

吴国光教授曾经下结论说,“香港已死亡”,但他也说过“如果‘七一’事情得到良性发展的话,这是香港唯一的希望”。他不认为,北京在政治改革方面会给香港自主权。他更直言,“港人的希望不在北京”,但他感觉到“香港的市民已经从‘七一’的游行当中看到他们希望所在”。

港前途在民意能表达

他继续在专访里有这样的解释:“所以香港的前途就在这里,民意如果能够持续地不断表达出来,会不断地起作用,一个个的政治人物会被改变,最后当然就能改变一个整体,这就叫‘循序渐进’:一个一个被改变,最后全部改变”。

在专访中,吴国光教授用了“北京在港的代理人”一词而不是董建华,来形容向中方反映香港情况的人,但他没有直接说明这是谁。他解释说:“这是因为不知道这个人是谁。”香港人不知道通过谁和中央政府联系,这个本身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吴国光教授对于“北京不愿了解港人真实想法不能理解”。他提醒中央领导人:“哪怕是从自己的利益去考虑,也应该去理解港人的想法和要求……政治都是妥协的艺术。”

民主真正出路在中国

吴教授认为,“真正的民主出路在中国,因为香港独立是不可能,当然这不是说香港的民主不可以先走一步,因为讲‘循序渐进’,民主总是一步步的来,就像盖楼,可以整个楼没盖好,但这一部分先盖好”。

另外,吴国光教授又对“一国两制”的概念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他认为,“严格来说,现在北京演释的‘一国两制’和邓小平在二十年前提出的‘一国两制’情况非常不一样”。

特首董建华在二零零四年施政报告中一再强调中港经济合作及溶合问题,对此,吴教授认为,“香港本身的经济支柱,都没有在中港的经济溶合中得到好处,香港的经济活力并没有被激发出来”。

吴国光曾任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室研究员,他于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爆发前,曾担任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的重要政治幕僚。他于当年二月获美国哈佛大学“尼门奖学金”,到美国游学。“六四事件”之后,他曾一度遭北京当局拒绝进入中国。他现旅居香港,在中文大学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以下是专访吴国光教授全文:

对于香港形势的今析:

香港在“七一”后半年的变化,北京当局首先是来软的,用经济方式来改善香港的施政,平息民众的怨气,(去年)十一月区议会选举的结果,证明完全用经济方式已经不能收买(香港人),北京到底会用什么方法来对付香港民众的民主诉求?

要评价半年来香港的形势有三个方面,第一是特区施政没有任何改善;第二是香港民主运动的发展:民主的力量在大大的发展,民主的要求也大大的提升;第三是中央政府对香港的态度变化最微妙,也是最难以了解的一方面。

半年来香港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七一”五十万人上街刚过后,其实应该是更多人,北京还是坚持二十三条立法,想在立法会强行闯关。随着自由党主席田北俊退出行政会议,使亲北京力量在立法会里不能掌握大多数。接着,特区政府首先是在二十三条内容上作出了三个让步,但很快就撤销了二十三条的立法。

接着,中央在经济上,利用中国的经济力量,向香港提出很多好处,加强了对香港各界的统战、笼络,甚至渗透、控制。不过,到十一月二十三日区议会选举结果出来,进入了第三阶段。在北京强化了对香港的工作,也撤销了二十三条,以及在经济方面提供了那么多好处的背景下,选民还是抛弃了亲北京的政党民建联,民主派获得了空前的胜利,证明前一段时间,北京的经济先行策略,没有取得效果。

现在仍未看出北京下一步会如何打算。下一步有一个重要的时间表,就是(今年)九月立法会选举,民主派挟区议会选举胜利,若在立法会选举取得相当多的席位的话,会使北京对香港的控制发生很多的矛盾,很多的麻烦。如果北京要取得立法会的主导权,现在恐怕要想想办法了。

董建华今次的施政报告明确指出主导权在北京手里,可以看出来,北京其实对香港的基本策略和它统治中国五十五年的策略没有很大的区别:经济上面给好处,政治上强化控制。

即使中央对香港的经济措施在二零零四年头几个月生效,令五分之三的人(记者按:去年五十万人上街,五分之三即三十万人)因此改变不再坚持对民主的诉求,但是(估计)今年“七一”还是会有二十万人上街,(到时)也算是震动的新闻。政改的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香港还是会继续动荡。

(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专访】吴国光专访二:关于“一国两制”
【专访】吴国光专访三:关于北京对香港态度
【专访】吴国光专访四:关于港人的出路
【专访】吴国光专访五:关于中港经济溶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