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央行升息 多空看法分歧

标签:

【大纪元10月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李锦奇、王忆红╱台北报导〕台湾央行昨天确定升息1码,国内投信法人立即分析对股市影响,但看法分歧,乐观派认为升息幅度未超过预期,且美国已率先升息,市场早有心理准备,应以中性视之;但也有法人认为,依照以往经验,升息将使市场资金紧俏,企业资金成本提高,长期来说,不利股市。

这是央行从89年12月以来15次降息后首度升息,投信法人认为,央行宣布升息下,预期产寿险股以及大型金控股有表现空间,类股有落后补涨的想像空间,而负债比较高的类股则须观察。

建弘投信电子基金经理人林明生认为,央行升息1码动作还算符合市场预期,从正面角度来说,升息代表景气回升,不利的是,升息会使企业资金成本提高,综合评估,应该以中性看待,至于金融业、寿险业因升息而使利差扩大,可视为受惠产业。

汇丰中华投信统计显示,近10年来央行曾4次升息,84年2月从5.5%调升到5.8%、86年8月从5%调升到5.25%、89年3月从4.5%调升到4.625%、89年6月从4.625%调升到4.7%,结果台股、金融股不论是升息当天、后1月、甚至是后1季,却都是跌多于涨。

汇丰中华投信副总石正同说,历史经验显示,台股在央行升息后表现不佳,显示升息确实对资金产生排挤效应,使资金部分流出股市,不过,当年台股刚好都是处在高档下滑过程,因此,还是得配合检视台股相对位置、景气情况而定。

联邦投顾总经理简朝谅表示,央行升息后,看好产寿险股以及可以获得存放款利差的大型金融股,再加上第4季有立委选举,金融股可以作为控盘工具下,金融股表现将不会寂寞。

富达台湾成长基金经理人赖叶臣也认为,升息环境下,产寿险业可望受惠于利息收入的增加,但相对地,负债比率较高的个股将首当其冲,选股必须回避这些族群,其次,原先以低利或零利率为诉求的产业也将面临较大的威胁。

值得注意的是,负债比较高的营建股,虽具有升息利空,但也有油价上涨后的保值利多,因此简朝谅建议,在利多利空因素交杂下,营建类股后市走势将视个股而定,观察重点为个股推案情形,以及第4季市场买气。在操作面,则须以技术面、筹码面为主,若以都会区推案为主的个股股价续强,则还是呈线多头走势,若越来越多个股破月线,则将代表营建股反弹结束。

升息列车 外资选金融上车

〔记者王孟伦╱台北报导〕央行昨天调高重贴现率1码,对此,欧系外资瑞银证券(UBS )昨天表示,与亚洲四小龙相比,台湾升息后,利率仍偏低,尤其,这仍在市场预期之中,因此,短期内不会影响台股走势或外资对台股看法。美系外资摩根大通则认为,升息题材向来有利于金融类股,台湾升息动作将助于激励外资持续回补金融股。

目前人在香港开会的瑞银证券台湾区总经理于贻勋,接受本报越洋电话采访时表示,央行昨天决定升息1码“并不令人意外”,这对外资布局台股也不会产生立即影响或改变。

于贻勋说,虽然事前市场普遍预期,央行只会升息半码而已,结果却高过预期;但他强调,台湾利率水准原本就偏低,相较亚洲四小龙:南韩3.5%、新加坡5.3%、香港3%,台湾升息1码之后仅1.625%,利率仍属于偏低水位。

于贻勋表示,未来观察重点是,央行会不会一路升息?还有多少升息空间?这才会造成实质影响,而短期内,台股市场还不会有太大的反应。

摩根大通亚太区首席证券策略分析师莫爱德(Adrian Mowat )则表示,相较于美国Fed已经升息3次,台湾才进行第1次升息,因此,对台股走势不会马上出现负面冲击。

但对类股影响方面,莫爱德认为,由于升息题材向来有利于金融类,因为这对金融机构获利能力有明显助益,他建议外资法人客户,可优先加码金融类股,其次才是大型权重的电子股。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G7财长会议锁定弹性汇率  中国获邀出席餐会
IMF:全球吹起升息风 房价看跌
美国升息  寿险业者:台湾最快明年跟进
美国三度升息  经济部:不致影响台湾接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