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父亲雪冤而创作

标签:

【大纪元10月11日讯】荣获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地利女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瑞典文学院评价是其作品具音乐般的韵律,揭示了社会的荒谬及对人施加陈规旧俗的枷锁。耶利内克则透露,“我一生的心愿就是为我父亲雪冤”,她父亲遭受纳粹迫害的遭遇成为写作的主要动机。

据新华网报导,耶利内克1946年10月20日生在奥地利中部的捷克犹太血统的家庭,父亲给她巨大的影响,在童年时就被塑造成艺术人才,开始是学音乐,后来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戏剧和艺术史。

为父亲雪冤而创作

耶利内克九日接受奥地利电台访问时透露,她喜欢用激烈的言辞批评奥地利社会和政治,是因她父亲曾经受到纳粹的迫害,用尽一生也要为父亲雪冤。

耶利内克1988年发表的作品《钢琴教师》,描述维也纳音乐学院一位钢琴教师的故事,其实是她父亲的命运。

作品颇具影响力

耶利内克用德语、英语和法语创作多部作品,在欧洲颇具影响力,特别是女性读者对她情有独钟。小说《乐趣》和《遗孤》曾为德国畅销书。最有名的作品是1988年写的小说《钢琴教师》,2001年被导演迈克尔·哈内克改编为电影,并荣获多项国际大奖。

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霍勒斯·恩达尔代表评委会宣布耶利内克获得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时说,耶利内克作品具有音乐般的韵律,揭示了社会上的陈腐现象及其禁锢力的荒诞。@(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钢琴教师作者艾芙烈‧叶利尼克获诺贝尔文学奖
南非爱滋防治团体TAC可望提名诺贝尔和平奖
时代杂志读者投票选出亚洲英雄
奥地利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对获奖感惊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