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海啸预警系统可减少伤亡数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12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陈常鹏编译报导)科学家们指出,若斯里兰卡、印度与印尼等国加入为国际警报系统的一员,这次南亚世纪海啸肆虐后造成目前近七万的死亡人数应可大幅减少。

据《美联社》12月17日之分析报导,预警系统设计之目的为通报3至14小时内有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海岸区域,以尽早施实紧急应变计划。

科学家们说,地震网络系统虽侦测到了12月26日苏门答腊的大地震,但该区缺乏波浪感测器,无法判定海啸可能的行进方向。

美国科罗拉多州国家地震资讯中心(National Earthquake Information Center)的地球物理学家卫弗尔利-伯尔森(Waverly Person)表示:“那边没有潮汐表,印度洋上也没有浮标来提出警讯。”

研究人员表示,位于该地震震央南方的波浪侦测站,亦记录到不足2英尺高的海啸活动,并向南朝澳洲前进。该起海啸亦侵袭了泰国南部的半岛,目前造成一千多人死亡、七千多人受伤。虽然泰国为国际海啸警报网络之一员,但其西岸亦无浮标式的波浪感测器提供信号。

据研究人员说,该起地震发生在苏门答腊外海深处的断层带上,其为南北向长约600英哩(965.6公里),向北延伸至安达曼群岛。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Pacific Tsunami Warning Center)主任查理斯-麦克里利(Charles McCreery)说:“这是一条很巨大的裂口。不难想到地震时海床会沿着它发生变形,并生成了海啸。”

海啸并非一个单一的波,而是由于海床附近或其底部发生的地理性扰动所产生的一连串行走于海洋表面的波浪。若无阻碍,这种波动可穿越海洋,并可能在千里的行进中累积能量。

海啸大部分由地震所引发,但亦可能由于地表滑移、火山活动或陨石撞击而发生。当海底地形发生变动时,也使得海床上的海水发生位移。地震度愈大,地壳的移动量愈大,海水的流动量亦愈大。

海啸的行进方向通常垂直于地震带。例如苏门答腊海底的地震缺口为南北向,而海啸则以东西向传递波动。

海啸在速度与波长方面有别于海岸的浪潮。单一个海啸波可能长度达100英哩(160.9公里),行进速度可达600英哩/小时(965.6公里/时)。当它抵达海岸时,波速骤降,以致大量海水堆积成几层楼的高度。由于其波长长,一波平息后,一下波可能等上一小时才会到达。

有些海啸呈现出不断隆起的浪高,有些则为凶猛吞噬海岸的狂浪。由于缺乏仪器,本次的海啸只能由目击者的陈述,来作为判别其特征之依据。麦克里利说:“它是个大海啸,但现在很难说它到底有多少个波、当时发生什么状况。”

国际性海啸预警系统创立于1965年,由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所辖;系因1964年前的一起阿拉斯加的9.2级强震引发了海啸而成立。

其成员国包括主要的太平洋周边国家,如北美、东亚、南美、太平洋岛屿、澳大利亚、纽西兰,亦包括法属太平洋岛屿及俄国等。

然而,印度与斯里兰卡并未加入为成员。“因为海啸在印度洋发生的频率极低。”麦克里利如是说。

印尼的气象与地球物理局(Meteorology and Geophysics Agency)官员布迪-瓦鲁尤(Budi Waluyo)表示:“很不幸的,我们这里没有设备可预警海啸;这种仪器非常昂贵,我们没有钱来买。”

预警系统可以从许多地震网络搜集数据,并分析地震资讯。地震资讯再输入电脑模型,计算后可以图形模拟出海啸将在何处生成。它还可以预测海啸的行进速度与到达某地理位置所需的时间等,在海啸未酿灾之前发布警报予特定区域。另有模型可计算绘出“泛滥区域图”,可显示出哪些区域会将被侵袭。当海浪冲到海洋中的潮汐侦测站时,预警系统的布告栏便会更新警讯。

美国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和国际海啸信息中心都监测到了12月26日的地震。但是这两个机构无法同受侵袭的国家联系,因为这些国家不在警报系统内。专家说,如果印度洋中有这样一个系统,不少人本来可以免遭死亡。

目前国际社会迫切要求建立一个和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一样的印度洋预警系统。澳大利亚12月28日亦敦促在印度洋建立一个海啸预警系统。日本官员说,他们将在下个月的灾难管理会议上提出类似建议。包括星期天遭受海啸袭击一些国家在内的几个国家都表示愿意加入预警系统。

联合国官员则说,世界各国政府应当共同努力,建立全球灾害预警体系,以减少类似这次大地震和由此引发的海啸造成的巨大损失。@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国专家:台湾附近海域是地震海啸地带
海啸造成巨灾后 泰国歹徒趁乱劫财
世卫全面防范海啸灾后卫生问题
目睹大地震震央情景 英法情侣诉说历险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