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激态假交易 诈银行3亿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7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黄敦砚╱台北报导〕生产光碟片的激态科技公司,为求能营造业绩良好、美化账面,以早日达到上市、上柜的目标,竟涉嫌进行“假交易、真作帐”,有三商电、联强、精业等十多家电子公司被卷入,最后造成中信等四家银行至少近三亿元融资无法催讨,这宗重大的商业诈骗案正由刑事警察局侦办中。

据透露,刑事局侦七队目前侦查发现,激态科技负责人吴文智、副总经理谈玉新,以及被警方怀疑是幕后金主的陈光隆等六人,涉嫌诈欺、背信、商业会计法等罪嫌,警方拟于近日将六人函送检方侦办;另三商电协理张禧平等廿多人,将以关系人身份函送检方调查。

警方调查后初步研判,全案是激态科技高层负责人主导策划,至于被卷入的三商电、联强、精业等十多家电子公司,应是受害公司,尚无集体性的共谋;但警方不排除这些公司内部,有中高阶干部个人人谋不臧,甚至与激态科技共谋诈骗,将进一步追查。

据了解,警方指控涉嫌诈欺的激态科技公司,原本生产光碟片,并未上市、上柜,后来又经营电脑周边设备产品,但警方发现,激态科技已在两、三个月前倒闭。

于今年4月间,刑事局侦七队队长蔡苍柏接获三商电报案指称,激态科技自去年8月起,以手中握有近十亿电脑产品与周边设备的订单,盼借“三商电”的市场信用之助,由三商电出面向激态指定的市场供应商下单买货。

去年11月间,激态公司突然以货品有瑕疵为由,拒绝付货款,并要求退货,因这是牵涉多家公司的交易行为,位于“上游”的激态不付钱,连带使得三商电无法付货款给下游厂商,形成“骨牌效应”,而三商电遂成为多家电子公司与融资借款银行催讨的众矢之的,三商电只得报警。

刑事局受理,上月11日展开搜索,陆续传唤吴文智、谈玉新与陈光隆等多人到案说明,众人到案均否认诈骗,供称确有交易行为。

但警方查出,整个交易最下游的出货厂商“魔音”、“魔利”等多家公司,极可能就是激态科技自己设立的子公司,所谓的交易,很可能只是为了取得银行借款、美化激态科技营收账面的幌子。

激态科技也膨风到中国,根据去年9月南京时报报导,激态就宣称与英属维京群岛宝智投资合资一千一百万余美元,在南京成立一座背光模组等TFT相关零组件厂,但这项投资案资金迟迟未到位,还在只闻楼梯响的阶段。

受害公司 疑有内鬼

〔记者黄敦砚╱台北报导〕侦办激态科技公司涉嫌诈骗案的刑事警察局侦七队发现,与激态科技交易的数家电子公司,有多笔交易最后都交给激态成立的“魔音”等多家子公司出货;警方认为,这些电子公司应不知情,但警方不排除可能内部有个别人士与激态挂勾,或透过中间人士安排,以从中牟取佣金回扣,将展开调查。

警方怀疑,激态科技是相中三商电的知名度与公司信誉,才利用三商电出面订货,而一开始,有几笔金额数千万的交易,三商电向联强、精业等公司下订单买货,并完成交易,因而取得相关公司信任。

据了解,接着在十六笔的交易中,激态继续向三商电下单,再由三商电向联强、精业、精技等多家公司订货,并由联强等多家公司,向诺得科技、达致等公司下单,诺得等公司再向激态事先成立的子公司魔音、魔境等公司买货;期间,三商电有时也会直接向诺得、达致购买。

警方查出,交易过程中,诺得、达致等公司曾拿着与知名电子公司签下的交易合约书,向中信等多家银行融资借款,做为付给魔音、魔境的货款,由于魔音等公司根本是激态科技的子公司,这笔款项便可能会流回激态手中。

令警方讶异的是,交易过程牵涉多家电子公司,出货方式却以节省运费为由,用“原货寄仓”处理,亦即跳过中间的电子公司,由魔音等公司直接出货给激态科技,惟警方查出,并无实际出货的情形。据悉,全案爆发是因激态科技突然向三商电要求退货,令三商电收不到货款,因而影响到下游的电子公司,甚至连融资的银行也拿不回借款,三商电不堪受骗而报警。

警方发现,整个交易流程相当制式化,不论经过几手,最后订单都能“巧合”地交到激态子公司的手中,对此,警方调查后,初步排除中间交易过程中的业者与激态勾串作假账的可能,但警方不排除是电子公司内部中高阶干部的个人行为,已将此列为下一波调查重点。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