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艾苏:何方天使﹖周游列国

赞台湾艺术大学舞蹈系的演出团

夏艾苏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2月27日讯】台湾艺术大学舞蹈系成立于1961年,以高品质的专业教学和演出亨誉国内外,曾应邀参加匈牙利民族舞蹈节,纽瑞耶夫芭蕾大赛,英国东方舞蹈节,波兰国际民俗舞蹈比赛,南非国际民俗舞蹈比赛。2002年作为二十年来第一所亚洲大学参加全美大学舞蹈节在美国肯尼迪中心举办的演出。

  2004年1月21日22日在纽约曼哈顿中心为《全球华人新年晚会》共献演了三个民族群舞。 
 
  一,草原天边雁,飞来入画图。-- 群舞《乳飘香》

  过去有首蒙古著名的民歌《嘎达梅林》:“远方飞来的小鸿雁啊,降落草原,不敢独自飞……,”给人一片悲凉萧索的印象。而台湾学生们的出演,立即带人进入生动意境:生气勃勃,鲜明艳丽,篮色的合身骑袍缀满银色反光的广片,在颤动的抖肩,转腕时刻,彩灯反射,一片灿烂。尤其和谐,默契的整体美,使人想到翱翔万里的候鸟大雁那人字形的美妙行阵﹔那遨游草原上空的雄鹰,疾飞而下的矫健,敏捷。

 像一群雏雁披着满身的霞光,飘落平沙,似八方矫健的小鹰映着旭日初升的瑞采在奋翅高扬,给全球华人新年晚会带来青春活力,亮丽色彩与和平的氛围。人们眼睛一亮: “美!”这是观众普遍的感受。

  不是简单的移植,不是单纯的模仿,这是师生们付出心力的艺术再创造。

  在呐喊般的蒙歌原声中开场,保持了浓烈的蒙古情韵,舞蹈中途浩歌再起,以节奏鲜明的齐声呼啸都显耀着迅雷风烈的大草原上骠悍的骑手们遒劲的生命力。 但篮色的骑袍,脱去草原常见的姚黄魏紫,南国女儿的灵秀温和又洗净了草原风暴的野性及成吉斯汉大军的杀气,更与被苏俄割去的外蒙古的国家艺术清浊不同﹐泾渭般地分明(世界上竟有这样的外蒙国歌:“我们的红旗就是战旗,高举起红旗消灭仇敌!打死他们喂给狗吃!嘿!看我们高举着鲜红的旗!”)

  把蒙族传统的项碗舞,迎宾舞等贵族宴乐的主题柔化为大草原上鲜乳飘香,丰收喜庆,幸福愉悦的一派和平景象。

  在艺术上既珍惜原创舞蹈的精华,小演员们弓垂两臂,威武下夯的姿态(蒙古式惯跤前的把式),拧腰甩臂,晃肩摇颈的劲道,双臂雄鹰展翅般飘然煽动,都显示了基本功的认真,学习的严肃与刻苦,获得的是身心的健康,肢干的柔韧,体魄的矫健,伴随着舞艺的精进。一代纯正敬业的艺苗在成长。江山代有人材出,每一颗幼芽,都孕含着独立不倚,修养有素的创造力,艺途无量。

  在队形,阵式的安排上又推阵出新,不是呆板地全体出场,一舞到底,而是伴随着原声蒙歌甩腔,五,七女郎,初为序曲,绕臂举碗,接着从侧幕一队沿弧形,似飘在湖上,鱼贯而出,一会儿成大雁队形,双臂飘浮如雁行成阵,飞落草原,队形不停变换,毫无重复,有出有入,或分或合,极为清新别致,与歌声,鼓声节奏的变化配合得丝丝入扣,而马头琴声贯彻始终,又突显鲜明的蒙古情韵。

  小演员们发自内心的愉悦,映在脸上,贯穿动作,尤其动人。但这还不是草原蒙古姑娘的笑脸而是大学生们感情的自然流露,进一步深造,还会有更多的观摩,更深的体察。可惜今日的蒙古草原已失去昔日的纯朴的特色

  国画大师齐白石的经验谈:“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画在似与不似之间。”

  四大名旦荀慧生先生训徒说:“化我者生,泥我者死”。师生们的创作与演出符合美学规律,颇谙艺术三昧,实在是成功的演出,成熟的移植。集南北之大成的艺术再创造。显示出中华民族的艺术同化力。这《乳飘香》不仅会成教学与演出的保留节目,载入教学大纲,也会成为中华民族舞蹈艺术宝库的一部分。

  二,离离原上草,春风吹又生--《心中的草原》

  晨曦中地下的生命体在苏醒,幼芽在蠕动,在注入灵性,好一似芸芸众生在人生旅中疲惫昏睡在草原,在晨光中大梦初觉在懵懂中初醒,伸腰舒展,打着呵欠,这是《心中的草原》而不是现实的草原,是人对生命的理解和体悟,创作者的立意在高处,因而对演技的要求也高,是草籽,幼芽孢子们的拟人化,而不是人的物化(植物化)。



心中的草原(大纪元图片)

  现代科学实验已证实郁金香等花卉,莴苣,番茄,梨,桃,梅,李等蔬果都有感官认知,测谎仪专家巴克斯特已测出牛舌兰有高兴愉悦的感情,植物对灾难有先知的恐怖感,生物科学论文已证明动植物有通报虫害及远途交流信息的社会联系。中华文化体察更为深入,清代蒲松龄着《聊斋志异》中的《竹青》写乌鸦社会,《黄英》写菊花一生,至今山东崂山上清宫有“聊斋”中牡丹化身绛雪的故事,图文并茂。

  《西游记》中写石猴求仙得道,处处学人,从人情世故到插科打浑,调侃捉弄猪八戒,无不精通到家,所以涛贝勒(醇亲王载涛,京剧票友)与杨小楼(武生宗师)演孙悟空的“艺术经”都是“猴学人”而不是“人学猴”!是威武雄壮的美猴王!而不是动物园里的真猴。

  学生显然得到师长们的点拨,演绎着心中的草原,老子说水是至柔的生命,也是无所不在的最强有力的生命,小演员们以柔韧有余的基本功演绎着广袤的大草原下的生命们由灵孕到诞生,由苏醒到问世,由生发到成长,由幼芽到枝叶,由迎风披雨中的挣扎到俯伏地表,由静悄悄谧然伏地到争先恐后昂然奋发。纷乱而又有序,双臂舒卷,如迎风嫩柳,如湖上清波,如秋水涟漪,如轻烟袅袅,充满大自然万物性灵之美。若能欣赏到已故苏联芭蕾舞大师乌兰诺娃的电影资料,会更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水平及美术鉴赏力,那已经不是人的上肢,柔若无骨,是水,是波浪,尤其在《天鹅湖》中白天鹅,背对观众从左侧幕出场,在湖面上出现的那一刻。

  《心中的草原》立意新颖,有哲学意趣,发人思考生命从何而来,到哪里去的千古命题。草原上除了草,还有野花和灌木。但它还有待加工,丰富,有待演出者对生命更深的领悟,对艺术更广的博采。

  三,莫非灵山云中现,定是南海波上逢--《大千飞花》

  显示了小演员们掌握不同艺术流派与风格的能力,连表情都有变化,不再是草原上矫健的女娃,而是仪态万千庄严圣洁的优婆夷,优婆萨,在云烟缭绕中轻飘曼回,台步,柔指,转环,走边,吸收了中国千年传承的戏曲精华,潇潇洒洒,飘飘逸逸,可以看出艺术大学师生们对中华艺术遗产的珍视与认知。

  舞加飘带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梅兰芳在《天女散花》与《嫦娥奔月》中的创造,以表现仙女们的超凡脱俗,丰神秀骨,在云霄中的潇洒飘逸,梅氏已精熟到长带与肢体浑然一体,是手的延续,已不再是道具,与台词描写出的佛国意境溶为一体,真是天女在散花,嫦娥在奔月,已臻化境。小演员技术上已很熟巧,比大陆的红绸舞,更接近梅兰芳的创意(红绸舞把披带断为两截,两手明显执棍,似抖空竹一般,减少了飞抖的难度,也失去了仙风道骨的潇洒,加上有节奏的跳跃,改造成革命的飘带,满台一片红)此剧美中不足处只是缺少一种内在的东西,一种氛围,天国仙乡的氛围﹐那种大千世界庄严殊胜的境界,这有立意、配乐,演员、编导的意境等多种因素,其实丰富多变的飘带忽聚忽散,飞卷翻飘,用“飞花”形容难尽,她们更像浩渺无尽的星云,远未为人类所知的神奇的宇宙之源。

  上世纪四十年代京剧武生宗师杨小楼先生的高徒李万春先生演神话戏《十八罗汉斗大鹏》最后一场如来收伏九翅大鹏,真有西游记的灵山圣境,佛国氛围,饰演如来和十八罗汉的演员演出之前都在佛像前祷告礼佛,非常严肃,李万春先生之弟弟李桐春先生1949年从大陆逃到台湾,如果健在,这位老先生会有赐教给小朋友们。

  上世纪三十年代梅兰芳拍的电影已难找到,但其子梅葆玖的录影带可以观摩,当然 意境的高洁浩渺要差一大截。但剧本齐如山先生的文笔妙笔生花,把天国世界,灵仙圣境种种殊胜写得如诗如画,祥云,瑞彩,鹦鹉,仙鹤,玉树,琼花,翠林紫草,开屏孔雀,展翅灵凤,把佛经中的阐述转为舞台化,形象化,如能以投影仪射映在天幕,意境会陡然而现,学生咀嚼齐如山先生对大千世界的描写,更会演出天国意境。更大的成功在今后。

  小演员们带给世界的不仅是艺术,还有台湾艺术教育的成功,师生们教学相长的敬业精神,对中华文化的珍护,带来台湾人民和平幸福生活的信息。

  祝福可爱的小天使们! 

附注:
1,已故齐如山先生是留学美国专攻戏剧美学的专家,回国后热心扶持中国戏剧事业。 梅兰芳许多上乘作品,出自他的手笔。

2,“大千飞花”的名字似乎难以表达意境,似可润色。可否考虑《星云中的圣女们》或者《星云曼舞》,《云中仙女》,《云海女神》,《旋舞的星云》,《霓裳羽衣曲》之类。(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夏艾苏﹕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夏艾苏:曼哈顿中心昇起一颗璀璨的中国舞星
章天亮:慈悲与惩罚
【人物真相】杨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牺牲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