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学者建议 选后重新重视公民道德教育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2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翁翠萍台北二十八日电)台湾多位大学哲学系主任与教授今天座谈指出,总统选举过程流于揭短、谩骂、抹黑抹红、族群撕裂而不可自拔的情绪,选后应转向缔造和好的大和解,新领导人为了台湾未来,应重建互信、对话沟通、合作的机制,更要敞开心胸与在野对话,公民道德教育与人文哲学教育应重新加强重视。

他们同时提醒国人,选后要检讨观念革新,做为再进步的推动力,不是撕裂情感,才是民主的深层意义,否则台湾没有明天,鉴于今年底还有一次改选立法委员的选举,令人担心又一次族群分裂,建议大家拒绝投票给使用挑动族群情绪竞选招数的参选人,让那些可能撕裂族群情感的政治人物永远沉默。

三二0总统大选投票后,蓝绿票数差距太小衍生的国亲抗争延续多日不散,引发社会不安,中国哲学会因此于今天上午召开“二00四总统大选后台湾社会应该有什么样的价值关怀”座谈会,由学会理事长、辅仁大学校长黎建球主持,台大哲学系教授林火旺、陈文团、辅大文学院长兼哲学系教授陈福滨、辅大哲学系教授邬昆如、政大哲学系教授曾春海、东吴大学哲学系主任叶海烟等人参加座谈。

曾春海说,全世界都在看台湾的总统选举,但焦点不在公投,而在检验台湾的政党、选民、社会的品质,显示选举民主的深层意义应在选后检讨与观念革新,做为再进步的推动力,他引用大陆一位历史学者两三年前来台观察民主选举的感想说,他历经大陆文化大革命下放劳改的惨痛,在台湾见到电视上参选人的动员与谩骂,觉得很惊恐,文革时期权力斗争相互批斗的残酷又浮现出来。显示台湾选举问题从深层看是哲学与文化问题,不只是政治问题。

林火旺指出,民主不只是投票,选举在许多地方不适用,虽说少数服从多数,多数更要尊重少数,即表决以前的讨论让大家能充分表达意见,才是民主。只是不违法,社会仍不可爱,我们还要有有品味的公民,公民道德教育就很重要,也要重视人文教育,台湾目前还不是真正的多元社会,而是排他性的多元社会,处处可见只要意见不同就是不爱台湾、卖台,根本还是单一价值的社会,有必要培养国人多元的胸怀。

学者们指出,西方文化有三大精神支柱,包括希腊理性主义服从真理的哲学式思辩、罗马服从公益法律的理性语言、希伯来宗教的超越精神,使得西方一些铁幕国家走向民主的短短时间,比起中华民国九十三年来的民主路程好很多,也不粗暴,这些西方文化精髓值得我们学习。叶海烟等学者认为,台湾在建立多元文化时,应涵融美、日、韩、欧洲等国家文化,不应受政治操弄而排斥中国文化,“中国”可以重新解读,文化中国是台湾人生活的重心,蓝绿都会到大陆投资,商业中国也是同意的,政治中国我们则不认同共产党的中国,对于中国文化儒释道三大价值,如孔孟的有情有义与民胞物与、佛教慈悲宽容等等,加上前述西方文化的优点,我们都应融合起来,走出偏狭意识,以宏观创出更好的文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