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动荡 美军准备持久战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4月12日讯】〔自由时报编译陈宜君╱本报专用纽约时报十一日报导〕美国国防部与驻伊官员表示,伊拉克回教什叶、逊尼二派的反联军暴动问题若无法和平解决,美军已准备展开持久战,以两套孑然不同的策略,因应两种不同典型的造乱份子─对伊南的什叶派民兵展开毫不留情的攻势;但以循序渐进镇压方法对付伊中的逊尼派,直到对方弃械投降。

 在美军眼中,什叶、逊尼虽是不同类型的作乱份子,但都具有危险性,与二者进行都市战,较面对其他敌人更复杂:围剿逊尼派的战事涉及夺回首都巴格达周遭城市的问题,必要时须与受困的逊尼民兵展开巷战;对付什叶派,则须在伊南城市与分散成小群、难以捉摸的什叶派民兵展开一连串短暂、剧烈与局部性战斗,直到歼灭对方为止。巴格达的一名美方高层军官表示:“我们正处于战争状态。”

 美国总统布什十日发表每周例行广播演说时,并未提及驻伊美军过去一周来伤亡人数出乎意料的高,但他表示:“未来数周,我们的攻势将会持续。”五角大厦高层与美军官员重申,美方决定“正面迎战且击败”伊南各地效忠什叶派激进教士沙迪尔的民兵。不过美国国防部高层官员承认,美方为了六月底还政伊人,正在筹组具广泛代表性的伊国政府;现在与支持沙迪尔的民兵爆发冲突,并非适当时机,“攻击追随沙迪尔的民兵,并非任何人所希望的选择”,“现在我们必须这么做”。

 美军根据情报评估,支持沙迪尔的民兵中,强硬派的战士只有三、四百人,但可号召到三千至六千名步兵与同情者挺身追随。不过,负责驻伊美军行动调度的副主管金米特准将表示,美军造成什叶派战士大幅折损兵力,民兵失去了攻击威胁性;美方已下令“摧毁效忠沙迪尔的民兵︱以谨慎、精确且强力的方式”。但控制库特、库法、纳查夫与巴格达“沙迪尔市”区的什叶派民兵现已分散成小型组织,有些甚至消失不见,等待他日重出战场。

 至于伊中“逊尼三角”的反联军抗争,民兵过去数月来大多是利用路边投掷炸药、利用定时装置发射迫击炮或火箭炮,以及偷袭等美方称为“开完枪就跑”的方式攻击联军。不过最近一周,特别是六日造成十二名美军陆战队殉职的拉玛迪之役,民兵变成化整为零,但又彼此协调整合出击。美国国防部官员表示,逊尼三角是前萨达姆政权既得利益者的大本营;美方在此地区的挑战,将是如何在与民兵交火的同时,赢取他们的心。

美人质下落不明 直升机也被击落

〔编译吴直耕╱综合十一日外电报导〕在交战一周后,美军十日与回教逊尼派重镇法鲁加的伊国反抗势力达成短暂停火协议。不过,被反抗势力当作美军停止对法鲁加攻势交换条件的美国人质汤玛斯‧哈米尔则生死不明。此外,一架美军阿帕契直升机十日于巴格达西郊遭到地面炮火攻击而坠机,两名机员证实不幸丧生。。

 在交火一周后,美军与法鲁加的反抗势力达成短暂停火协议,并在十日早上十时生效。虽然停火协议成功维持,但法鲁加市内仍偶尔传出枪击声,两名美国陆战队员遭狙击手射伤,一名武装伊人则在街头冲突中遭击毙。由于此一协议的期限仅到当晚十时(台北时间十二日凌晨二时),双方代表正在谈判延长停火协议。居中斡旋停火协议的伊拉克回教党资深党员胡瑟尼表示,下一个阶段,美国陆战队将逐步撤出法鲁加,由警方与伊拉克民防部队(ICDC)接管。

 美军去年在朝巴格达迅速推进过程中,曾刻意绕过大城市以避免和萨达姆部队正面激战;如今,伊国反抗势力在包含法鲁加在内的部分大城市大举反扑;美国与伊拉克反抗势力自五日起在法鲁加交火,已造成四百名伊拉克人死亡、逾一千人受伤。伊国反抗势力曾威胁,美国若不停止对法鲁加的攻势,美国人质汤玛斯‧哈米尔的性命将不保。反抗势力当时给美军的底线是十一日凌晨六时。但时限如今已过,汤玛斯‧哈米尔的下落仍不明。

 另一方面,一架美军阿帕契直升机十日在巴格达西郊遭地面炮火攻击坠机,这是自美军去年四月推翻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以来的第九次同类意外。此外,在伊拉克南部回教什叶派圣城卡巴拉,好战派教士沙迪尔所领导的民兵组织十日自行宣布与驻扎当地的波兰与保加利亚联军部队停火三天(至十二日午夜为止),以免伤及正在举行重大庆典的众多什叶派回教徒。

日人质生死 就看关键 24 小时

〔编译魏国金╱综合东京十一日外电报导〕虽传闻在伊拉克遭绑架的三名日本人质将于日本时间十一日正午获释,但随着时间过去,人质的下落与境况仍不明朗,家属的心情也从审慎欣喜转而心急如焚。“伊拉克人权防卫联盟”领袖德莱米十一日告诉卡达的“半岛”电视台说,日本若不在二十四小时内撤军,将开始处决人质。

  自称是伊国调解人员的德莱米指出,“反抗组织给予日本政府二十四小时向伊国人民致歉与撤军的时限,否则,时限一到,所有三名日本人质将在十二小时内处死”。绑架三日人的“圣战旅”也要求正在约旦首都安曼抢救人质的日本外务副大臣逢泽一郎到伊国回教逊尼派城市法鲁加一游,以“亲见美国陆战队对伊国人民进行的屠杀暴行”。

  人质危机严厉冲击日本政府。日本共同通信社在人质事件后,于九、十日两天进行电话民调,结果显示,逾八成的受访者认为首相小泉纯一郎应对人质事件或未来日军在伊境内的伤亡负有政治责任,若人质真的出现死伤,三十六%的受访者认为首相小泉应立即下台。对于小泉坚不撤军的立场,四十五.二%的受访者表示反对,四十三.五%受访者则表态支持。反对者微幅领先支持者。释放人质的讯息首见于十一日稍早。“半岛”电视台报导,绑匪发表声明说,经过逊尼派的“回教教士委员会”调处,三名人质将于二十四小时内被释放。日本自民党干事长安倍晋三于当日早晨也在朝日电视台说,透过许多外交管道收集到的资料显示,人质危机可望于日本时间十一日正午左右落幕。

  当正午时间过去,人质下落仍不明。此时,日本时事通讯社报导,半岛电视台已经播出人质进食的画面,人质将在法鲁加附近释放,家属与民众焦虑的心情因此暂获纾解。然而,“半岛”随后指出,“时事”等其他日本媒体引述该台的报导是错误的,“我们没有做过任何类似的报导”。

  原本满心喜悦的家属开始心急如焚。摄影记者郡山总一郎五十五岁的母亲郡山希美子哭着说,“我们原本以为正午之前可以看到我儿喜悦的脸,但我们尚未获得任何证实,拜托,帮帮我儿”。十八岁志工今井记明的母亲说,“我从今天早晨就一直等待我的儿子被释放,但我们还没有接获任河的证实,我怀疑我儿子是否真的能回家”。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上万燕子聚集新丰  画面令人惊叹
伊拉克战争等同越战   美国务卿鲍尔严加驳斥
内忧外患下  意大利航空陷入严重财务危机
英女王结束三天访法之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