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台高筑 外交政策将受制于人?

标签:

【大纪元4月27日讯】〔自由时报陈泓达综合报导〕由于美国愈益仰赖外国中央银行融资,以平衡其居高不下的贸易与预算赤字,亚洲华尔街日报二十六日引述经济学家的发言指称,这种局面恐将导致华府外交政策受制于人,有损其经济与安全,尤其是和美国在利益上有诸多矛盾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校官更曾著书铺陈对美实施金融战的可能性。

 去年,美国经常账赤字攀至五千四百一十亿美元,必须以出售股票、债券和其他资产取得外资挹注。去年外国央行共买进超过两千亿美元的美国资产,主要是长期公债和短期国库券。外国央行的目的在于支撑美国兑换其本国通货的汇价,使其出口更具竞争力。

  目前,以中国和日本为首的外国央行握有近一兆美元的公债和国库券,逼近美国公开上市债务的四分之一。虽然囤积美元符合外国央行的经济利益,但也为其提供了一支可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金融杠杆。

  以美中关系因台湾独立问题陷入僵局为例,若中国停止购买美国债券,抑或径自在市场上抛售,美国该如何因应?一旦债券价格下滑,与其反向发展的收益率则将窜升,房贷利率顺势看涨,导致房屋销售停滞,进而削弱经济。

 但联邦准备理事会主席葛林斯潘辩称,美国非如想像中脆弱。尽管外国央行持有大量美国债券,但其相较于美国债券市场的总体交易量仍属小额,抛售债券的冲击可被轻易地稀释。再者,外国央行持债多属两年以下的短期债券,其收益率受联准会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大,日常买卖行为并无大碍。

 其他经济学家也辩称,他国并不乐见美国市场波动,因为在此过程中也将伤及自身。若中国停止买进美元,人民币汇率将顺势看涨,进而波及其出口。华府国际经济研究所(IIE)中国专家拉迪指出,中国领导人“重视不欲汇率重估的出口商的利益”,因为“他们对失业率窜升可能引爆的政治动荡极为敏感”。

  经济史研究也显示,若干国家确实会在某些时候使其经济利益从属于政治目标。如一九六七年和七三年,阿拉伯国家因美国支持以色列而对美实施石油禁运,最终导致西方国家提高能源储备,并积极发展替代方案。

 此外,利用金融工具遂行地缘政治目标的作法更是屡见不鲜。在一九五六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中,美国为迫使英法两国自埃及撤军,拒绝为其提供应急能源,并阻止国际货币基金(IMF)协助英国稳定汇率。如今,美国国会议员担心,美国已将确保其经济和安全独立的“否决权”交予北京。

  一九九九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大校乔良和王湘穗便在其合著的“超限战”一书中盛赞“金融战”的妙用,强调资本外逃对东南亚国家和俄罗斯经济造成的严重冲击。

  在九○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中,若中国当时放任人民币贬值,世界市场势将应声倒地,美国也将蒙受重大经济损失。“效果肯定比军事攻击更好”。(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林:美今年可能升息至2%
美国就业数据转佳预计将引发台债殖利率反弹
Gross:Fed应将利率升至2% 美债步入空头
美国经济数据增强  台债下周行情偏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