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专题:国中升学辅导大补帖

【大纪元5月29日报导】(据中广新闻报导)国中升学辅导大补帖(罗皓恩报导)(6分43秒)

经过了长久煎熬和考试,今年第一次国中基测成绩终于出炉,所有考生将在六月三号左右拿到成绩,接下来,大批考生马上要面临的是,该用什么管道进入高中?该选什么学校?要不要参加二次基测?万一申请上了学校,该到学校报到?还是要选择放弃、另外再试试其他管道呢?抢在考生接到成绩单之前,且让我们先一起来研究研究。

首先,考生拿到自己的成绩单,最关心的,莫过于自己的成绩和PR,教育部国中基测指导委员,台北县义学国中校长刘和然提醒考生,这个时候,可以拿出随成绩单一起附上,由教育部首度提供的去年今年量尺分数PR值和累计人数对照表,看看自己的成绩,大概排名位置。

知道了自己的分数,接下来就要决定,自己该选择什么管道进入想读的学校。目前多元入学总共提供三种管道上高中,具有语文、体育、音乐、美术、数理等不同特殊专长的学生,可以考虑﹝甄选入学﹞方法。

而已经有特别想读的学校,而且达到学校门槛的时候,则可以试试﹝申请入学﹞。

事实上,无论﹝甄选入学﹞、﹝申请入学﹞两种管道,考生的基测成绩都只是门槛之一,由于这两种管道都要参考其他成绩或单科加权,光靠基测分数比较,分数较高的考生,并不保证可以进入某些学校。那么这个时候,教育部公布的这张对照表,有什么用途呢?刘和然认为,顶多可以作为﹝申请入学﹞录取考生,决定是否要放弃,等候﹝登记分发﹞其他机会的参考。

对大多数的考生来说,其实单纯运用基测成绩,以﹝登记分发﹞方式进入高中职、五专的量还是最多的,这个时候,没有组距,只靠分数和PR对照,考生又该怎么办呢?教育部中教司长李然尧认为,每位考生登记分发可以填一百个志愿,别管过往这所学校分数如何,只要照着自己喜欢一路填,分数到了,自然就可以上,不会有什么高分落榜问题。

而填志愿的时候,刘和然建议,可以依照梦幻理想区、门当户对区、弹性保险区几个区块选择。

当然,才考完第一次基测就要决定登记分发怎么填志愿,对某些考生来说,的确是太早了点。不少考生现在更关心,自己到底该不该考第二次基测呢?刘和然提醒考生和家长,决定要不要花一个月时间继续苦读,得先确认学生第一次考试有没有正常发挥?

国中升学多元入学方案实施,过往排名愈来愈模糊,考生到底要怎么选择第一志愿?与其费尽心思找过往资料,打听各方资讯,不如好好找寻自己心目中的第一志愿,不一定是传统明星,换个角度,走出分数迷思,祝福每位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