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修道士造就今日露天博物馆

标签:

【大纪元6月14日讯】Cappadocia地区相当宽广。我们来到一区有一大片大石块处,看到的是一些显然经过人工挖成的大洞穴,有石门也有石梯,有的卖起纪念品及土产。这些洞穴,并非现代人挖来使用的,而是从中古时期就有的基督教修道士住所(monk cells)遗迹。

相传四世纪时,君士坦丁大帝直接受到神的启示转为虔诚的基督教徒,从此政教合一,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圣俗两体合一的基督教皇帝。他另外建都于原名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堡,终于导致罗马帝国的分裂。他的东罗马帝国又名拜占庭帝国,子民信奉东正教(Eastern Christians),教规甚严,标榜苦修。

西元四、五世纪时,Cappadocia地区开始有修道士的踪迹,他们大概想逃避尘世而选择较艰困的环境来隐居,过着清苦孤独的日子,以求潜心向主;这一带稀少的物质享受正合他们来修心养性吧!这些修道士刻意寻找较隐密的石块,挖个洞穴及石梯,能栖身避风寒就已足够,甚至连窗子都没有。

此地的土壤属凝灰石(tufa),是一种表面虽硬但容易挖的石材,挖出来的石面遇到空气才会变硬。凝灰石也非不毛之地,挖松后加上肥料,就是很好的农耕地。

七世纪以后,回教入侵西亚,更多的基督徒到此避难,形成了小的村落。众人合力“挖”出教堂,供大家礼拜,聚会。八到十世纪,洞穴教会是极盛时期,估计至少两千个以上分布于Cappadocia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西元七二六年至八四六年间,基督教有一段祭拜偶像时(iconoclasticera),严禁教徒膜拜偶像,所以任何圣者或先知的画像都不能在墙或天花板上出现。洞穴教堂中较简单朴素者多建于此时期,只有大挖洞及单厅,墙上及天花板上毫无装饰。


拜解禁之赐,以后建造的教堂就华丽繁复得多。尤其在十一至十二世纪,由首都君士坦丁堡向东传来的建筑风格就大不相同,不仅内厅有四个圆柱(colume),并有半圆形的横梁(apse),以及圆顶式的天花板(dome)。墙及构梁以及圆顶天花板上都画满了基督、圣母、天使、圣者,以及君士坦丁大帝及其母亲海伦娜等的画像。到处是圣经的故事,面,或皇帝及皇母皈依基督教的传说。今日观光客参观一间又一间的洞穴教会,欣赏这么多丰富的壁画(frescos),和浏览博物馆一般,不同的是,Cappadocia整个地区正是一个没有界限的露天考古博物馆!

较诸其他拜占庭帝国主要城市的教堂内留下的壁画,Cappadocia地区的壁画,当然技法单纯得多,但在朴实中也能让人感受到强力的宗教力量。修道士闲来大概只有以画自娱,取材自然以他们所熟悉的宗教故事为主,而此地区的土壤,含有不同成分的金属,呈现不同颜色的土与石,修道士们随手取来,正可用作颜料。大自然赋予这些石块的奇特造型,及不同时辰下展现不同丰采及颜色的大地景象,相信足够激发修道士的美术灵感。


时代久了,当然使这些壁画斑剥褪色,不过人为的破坏才令人痛惜。十一世纪末期,信奉回教的塞尔柱人(Seljuks)统治整个安那托利亚高原,虽未对异教的基督徒大加压抑,但是许多回教徒来到此地,面对满墙的人脸及人手,仍会感到十分的不自在。

原来回教徒从不在墙上画人像,只有花卉、星辰及经文,尤其不能忍受墙上有一双双眼睛盯着看。许多壁画的人眼,就是因此遭到最多的破坏,可以看到刻意挖去的眼睛部分。相反的,基督徒却迷信将水和壁画的碎屑喝下可治百病。数千年以后的我们,还能看到这些中古修道士的艺术结晶,实属三生有幸了。

本文选自蔡惠美 < GO!到不能直飞的地方去 >
摄影:蔡惠美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寓言故事─ ─ 圣人与魔鬼
俄罗斯新沙皇钟今天敲响
新西兰国际南极中心游记:不容错过的体验
【1000步的缤纷台湾】高雄五星级度假酒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