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驻伊华裔战士尤承砚的父子情

人气 306
标签:

【大纪元6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季媛洛杉矶报导)6月20日父亲节将至。能在这一天和儿女们团聚﹐享受父慈子孝的天伦之乐﹐相信是许多父亲们的期待。不过南加州“华裔美军互援会”会长尤瑢(左王右容)川暂时还无法实现这一“奢望”﹐因为他的儿子尤承砚 (Andrew Yu)现在正驻扎在风沙弥漫的伊拉克前线﹐只能通过电话和电邮向爸爸问安。

*华裔美军互援会

19岁的尤承砚是海军陆战队队员﹐今年3月份随部队第二次开赴伊拉克。第一次去是在去年1月﹐那时战争还没有开始﹐部队驻扎在科威特﹐还可以给家里打电话﹑写信。3月19日开战后﹐部队进入伊拉克﹐直到5月底撤回科威特﹐两个多月无法和家里联系﹐甚至在那段时间内只洗过两次澡。


尤瑢川回忆﹐儿子刚上前线的时候﹐为儿子的安全提心吊胆﹐心情坏透了。虽然儿子两个多月音信全无﹐但他仍然每星期给儿子写一封信。电视新闻是当时唯一的消息来源﹐他每天看电视﹐了解战事的进展﹐看儿子的部队到了那里。他说﹐那时最怕的就是有军人来敲门﹐“No news is good news”(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很快﹐尤瑢川发现﹐其他华裔战士的家庭与他们情形类似。有些妈妈担心得不吃不喝﹐日夜不安﹐精神几乎崩溃。这使他想到﹐应该建立一个渠道﹐使相同处境的家长们能够互相沟通﹑互相帮助。于是他联络一些华裔战士家长发起成立了“华裔美军互援会”﹐并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宣传出去﹐很快就发展到60多个家庭。他们每两个星期聚会一次﹐并通过电话﹑电邮互相安慰﹐从焦虑﹐紧张﹑恐惧中走出来。而作为会长的尤瑢川﹐忙着为大家服务﹐本身的思儿之痛也减轻了许多。

*曾经经历单亲爸爸的苦难

目前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从事环保研究的尤瑢川﹐曾经经历过作单亲父亲的苦难。

11年前﹐当病魔夺走前妻年轻的生命时﹐儿子8岁﹐女儿才两岁﹐年仅35岁的尤瑢川正在哈佛大学读研究生﹐既要应付繁重的学业﹐又要照顾一双年幼的儿女。那是一段恶梦般的日子﹕体力上的超支﹐经济上的拮据﹐精神上的压力﹐……不堪重负的他只得把女儿送回台湾请妈妈带﹐自己则带着儿子继续在美国读书。

完成博士学位以后﹐尤瑢川把女儿接回美国﹐决心亲手抚养两个过早失去母爱的孩子。为了多给孩子一些爱﹑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尤瑢川无论工作多忙﹐每天下班回来一定要为孩子们做饭﹐陪孩子们一起吃饭。他把做家务﹑照顾孩子﹐当成是白天脑力劳动之后的休息﹐单肩挑起了父亲和母亲的双重责任。

岁月在忙碌中悄悄流逝﹐尤瑢川又当爹又当妈﹐含辛茹苦带大了两个孩子。从小没妈的孩子是不幸的﹐但有这么一位爱他们﹑疼他们﹑甘愿为他们付出一切的爸爸﹐两个孩子又是幸运的。

生活中不会总是阴霾。两年多前﹐尤瑢川遇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与美丽贤惠的郑春悦建立新家﹐开始了人生第二春。

*战火锤炼父子情

尤承砚在美国出生长大﹐与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崇拜英雄﹐性格独立﹑甚至有些叛逆。他以当海军陆战队员为傲﹐因为海军陆战队(Marine) 是总统直属的精锐部队。

在单亲家庭长大的承砚﹐有时认为爸爸偏心妹妹﹐故意跟爸爸对着干﹐一心想离家独立。高中毕业时﹐他没征得父母同意﹐把大学入学通知丢到一边﹐报名从军。但由于年龄不到18岁﹐必须父母签字。尤瑢川虽然老大的不愿意﹐但知道拗不过儿子﹐只得支持儿子的选择﹐尽力帮助儿子。


让尤瑢川欣慰的是﹐儿子到了部队以后﹐开始考虑在高中时没有考虑过的问题﹐思想逐渐成熟了。当兵不久﹐他写信回家﹐向爸爸说“对不起”﹐并且告诉爸爸“I love you, dad!”(爸爸﹐我爱你﹗)

这一次赴伊拉克﹐承砚在军团司令的护卫排﹐通讯比去年方便许多﹐除了经常给家里发电邮﹐有时父子两人还可以上网聊天。承砚告诉爸爸﹐他是排里唯一的华人﹐与战友们相处得很好﹐他还请爸爸代为感谢从美国给他寄东西的朋友们。尤瑢川说﹐参军一年多﹐儿子长大了许多﹐他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儿子平安归来。(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人物】玛琳娜和托尼:来自俄罗斯带着爱
【人物】依维特和菲尔的中国奇缘
【人物】酿制珍稀中国酱油的化学家
【人物】走完精彩人生 里根谢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