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台湾珊瑚逾七成受危胁 环保团体吁政府正视

【大纪元1月1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钧凯台北十三日电)南亚海啸灾后,引起各界对保护珊瑚礁的警觉,但联合国最近对台湾沿海珊瑚礁生态发出警讯,指过度捕鱼、海岸开发及废水污染已使全台珊瑚礁面临威胁;对此,环保团体呼吁政府应正视,并修正完全以经济为主的环境开发政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公布的“2004年世界珊瑚礁现况”报告指出,在过度捕鱼、废水污染、游客损坏及兴建核电厂等因素影响下,台湾有近百分之七十五的珊瑚礁受到严重危胁或伤害,更有逾半海域珊瑚分布,仅剩不到百分之三十。

台湾环境保护联盟会长陈椒华表示,在地方政府一切向钱看的经济导向下,澎湖的破坏式拖网捕鱼、垦丁南湾的浮潜、踏浪及水上摩托车活动,这些近年来蓬勃发展的观光行为,早就是台湾沿海珊瑚礁的最大杀手,在全民拼经济的背后,牺牲的是台湾的海洋资源。

观光因素外,核能电厂的相继兴建,也明显对珊瑚礁造成损害,她强调,核能电厂二十四小时不断的排放温废水,事实上已让珊瑚礁面临大规模的死亡危胁。

陈椒华说,不论是核一、核二、核三或核四厂,附近都有海底断层的存在,一旦像南亚般爆发大地震,极有可能会引发相同的大海啸,如果再失去珊瑚礁来化解部分海啸的力量、低降灾害,后果将会是无法想像。

她呼吁,政府应该重新审视邻近珊瑚礁的观光区管理制度,并负起教育人民重视环保的教育责任,让台湾民众的观光出游不再只是充斥着吃吃喝喝的行程,而更能借着亲近珊瑚礁而对生态保育,有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