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平溪城乡风貌重建 文化复苏导入观光产业

人气: 47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0月1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旭昇台北县十一日电)您知道早期台湾品质最优的煤矿在哪里?台北县平溪乡菁桐地区的石底煤炭为台湾开采最久、产量最丰、品质最优的煤产区,故被称为“台湾煤”。虽然煤矿产业已经没落,但藉由城乡新风貌的改造,让平溪有如浴火凤凰,重新燃起新生命。

行政院长谢长廷今天在台北县副县长吴泽成陪同下,视察平溪乡的城乡风貌改善工程成果,也走访菁桐村、平溪村等聚落老街,了解产业复苏以及文化重建的成果。他对于闲置空间再利用以及社区总体营造的成绩,印象深刻。



说起平溪,大家可能只记得元宵节放天灯。实际上,平溪乡早期以生产茶叶及樟脑为主,后来,因发现并开采质优量多的煤矿,才发展兴起。

早期运煤的铁道,也是台湾少数以产业为主的铁路,也造就当地特殊的产业发展历史地景。平溪也是台湾三大铁路支线之一“平溪支线”的终点。以铁道文化发展出的观光产业,让谢院长印象深刻。他还如数家珍说出老旧收音机、铁路便当、旧式铁路火车票的种种。

谢长廷视察完菁桐煤矿产业馆之后,刚好有一列平溪支线的火车到达,他一度以为要搭火车前往下一个视察地点平溪村,与吴泽成坐上火车。经了解后才下火车,这场误会也让幕僚与安全人员捏了一把冷汗。



平溪也是基隆河的源头,有着壶穴地形以及丰富多样化的生态体系。平溪乡代会主席李周秀琴表示,如此丰富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资源,却因煤矿开采的势微,有如迟暮的老妇风华日衰。

她向谢院长反应,要正视与解决青壮人口外流严重所造成之高龄化现象,以及重视交通问题,打开观光发展的瓶颈。

从民国八十八年至九十三年,政府一共耗资新台币六千八百万元,从事城乡新风貌的改建,使得平溪乡的菁桐村、平溪村及十分村,好像是脱蛹而出的蝴蝶,蜕变出不同的面貌。谢院长也在菁桐火车站旁,细细体会以竹筒做的祈福吊饰。

县政府从八十八年起,举办天灯节活动,至今总共吸引了约七十三万观光人次,创造出三亿两千五百万的商机。副县长吴泽成感谢中央的支持,让产业文化化,也让文化产业。现在平溪最大的产业是制造天灯,以等待元宵节当天大卖,已经有台语俗谚“赚一天、吃一冬(一年)”出现。

谢长廷也在菁桐老街以及平溪老街步行了解当地风貌,许多住户与商家都纷纷打招呼。台北县政府希望将平溪的历史产业,成功转化为文化观光及环境教育等,最具有前景的产业。同时,在兼顾自然保育及永续发展前提下,继续推广具有魅力的观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