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祸得福 强震加速印巴关系解冻

标签: ,

【大纪元10月2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昶佑台北特稿)十月八日上午南亚发生芮氏规模七点六强震,重创巴基斯坦与印度等地。近年来印、巴关系逐渐解冻,这一场造成五万余人丧命的不测天灾,却出人意表的加速这两个区域宿敌之间的和解进程。

印度前外长曼辛曾在震灾发生后指出,印、巴共同遭遇了一场地震浩劫,这与政治毫不相干。然而,他也坦言这不仅促成两国彼此伸出援手,更能进一步建立两国之间的互信,从而有助加快和解步伐。

十月上旬的自然灾害重击巴基斯坦、印度与阿富汗等国,其中以巴属克什米尔地区灾情最为惨重。伤亡惨重之外,更造成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天灾是人类最无可抗拒的力量,冲击程度强大时,可让政治纠纷暂时失色,印、巴两国纠结数十年的政治难题,或许不可能就此迎刃而解,却必然地会有所帮助。

印度与巴基斯坦走过漫长数十年的敌对,一直到近两年,才顺利推展和平进程,然而进程的开展仍显缓慢,甚至一度让人不怀希望,然而,一场大地震却出乎意料的推动了许多过去几乎难以想像的进展。

●从缓慢解冻到加速解冻

地震发生当晚,伊斯兰马巴德总统府与新德里总理府接通灾后两国元首间的第一道热线,巴基斯坦总统穆夏拉夫与印度总理辛赫,透过电话,广泛讨论灾情与救灾行动。

印巴两国龃龉由来已久,从一九四七年起,两国共爆发三次战争,其中两次起因于克什米尔问题。后来两国划定界线,共同瓜分克什米尔,然而印度指责巴基斯坦资助回教游击队,造成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自一九八九年爆发游击队攻击以来,已有四万多人死亡,但巴国否认如此指控,仅坦承对于希望从印度独立出来的克什米尔人,巴国“给予道德、政治与外交上的一切支持”。

近来印巴两国关系趋于和缓,但仍常见擦枪走火。两国自去年一月展开两轮会谈,重建贸易关系,并且针对双方各自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推动巴士连结运输服务。不过两国在二零零二年时,也曾两度濒临开战,这两个国家都是拥核强国,开战即代表可能爆发核战,让人不禁捏了一把冷汗。

印巴两大核武强国的和平进程,一直步履蹒跚,世人的关注眼神中,总带着一丝悲观。不过,八日发生的这场大地震,却让世人再度燃起希望。地震造成巴基斯坦惨重死伤,印度决定派遣军机载送物资前往伊斯兰马巴德,这是印度首次派遣军机飞往巴国首都,机上载送的不是军队,而是满满的救援。此外,更传出印度士兵越界,协助巴属克什米尔士兵重建碉堡。天灾发生的当下,谁是巴基斯坦人,谁是印度人,似乎所有人都暂时忘记了。

天灾造成的是共同的伤痛,如同印度前外长曼辛所言:“这是一次共同的悲剧。与政治毫无关系。”曼辛认为,天灾虽然造成惨重伤亡,但必然有助于促进印巴和平进程,“促成民众团结”,因为两国在天灾中展开共同救援行动,能提升双方的信心。外交事务分析家莫罕(C. Raja Mohan)接受法新社访问时更乐观指出,天灾提供“印巴两国共同重建的机会”。

如果说,过去两年印巴关系的发展,是“从敌对走向缓慢解冻”,那么这场地震促成双方的作为,可说是加速解冻。两国瓜分克什米尔,造成克什米尔人亲人无奈分离,隔着“控制线”遥望,难有相距的一天。然而地震发生后,巴基斯坦总统公开呼吁印度,双方开放控制线,允许克什米尔人自由往来,探视亲友,协助重建。印度方面表示欢迎,等巴方提出实质细节。地震是悲剧,克什米尔人却因为悲剧,而能见到多年不见的亲友,一瞬间,悲剧倒也造就了喜剧。

天灾造成惨重灾情,印巴因应人道救援,顺道也开启和平进程的曙光;然而,扎根数十年的警戒敌对,自然难以在一瞬间消融,双方的任何行动,显然还是各有盘算。以印尼亚齐省大海啸之后的和平进展为例,五轮谈判循序渐进,以民为念,各自妥协退让,逐次化解歧见,和平也不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无论如何,谋事在人,天灾可以开启和平契机,但未必能够造就和平,只有人才能选择究竟是要和平抑或战乱。

相关新闻
巴国地震浩劫 印度援助赈灾
巴基斯坦否认印度士兵越界协助巴国修碉堡
印巴震灾 台湾世界展望会吁嘉义乡亲伸援手
“冒险王”阿布印度冒险 地震 暴动全遇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