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基础不扎实存在隐忧

标签:

【大纪元10月5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五日电)虽然中国已有八十多种产品的产量高居世界第一,但是在表面蓬勃发展的制造业背后,却有根基不扎实、核心技术依靠外国等隐忧。中国的瞭望东方周刊以“日本若地震,中国电视造不成”,生动的勾勒出中国制造业的问题。

这篇分析文章指出,如今世界上无论是服装、玩具,还是电器、信息产品,到处都是“Made in China ”的标签。然而,在“中国制造”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产业链中的尖端核心技术,几乎全部依赖外国引进,中国本土企业所能进行的只是低、中级生产。不仅如此,大量进口的基础设备,已经对中国的产业安全构成了威胁。

文章以机床业为例指出,二零零四年中国是全球机床第一大消费国、第一大进口国,进口十二万七千八百台机床,总值高达四十一亿美元,“这么大份额的进口,已经对我们国家产业安全构成了威胁。”

尤其越是尖端工艺的机床,越依赖进口,大型及超大型机床、精密机床,或者要加工非常复杂的曲面,比如潜艇螺旋桨的机床,都需要进口。

上海机床工具集团高级工程师徐正平指出,“关键的东西不行,国产的可靠性精度密度都很差,只能进口。但人家还控制我们,关键的有可能涉及军工的还不卖给我们”、“我们竞争不过人家,这是我们机床工业的悲哀。”

文章说,中国制造业的问题不但基础行业有上述问题,消费类产品的制造也不容乐观。

以彩色电视为例,一向被看作中国制造业成功超越进口货的案例。但是,上海广电信息产业公司高级工程师顾建光披露真相却是:“如果日本发生地震,中国的电视制造就会受到影响。”

原因很简单,电视机中的主晶片很多都是从日本进口的。中国商务部统计,仅二零零四年上半年,中国晶片进口额就达两百六十二亿美元,而出自中国企业设计的晶片,占中国晶片使用量的比例“几乎为零”。

中国大陆产业观察家刘步尘说,像平板电视,中国能够生产的只有外壳支架和一些辅助电路,至于面板、驱动电路这些核心部件,中国完全不能生产,而核心部件的成本占整机成本的八成五至九成,这种情形“就像瘸子走路始终丢不掉两个枴杖,别人把双枴拿走了,根本站不起来。”

中国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描绘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比如做一件衬衫,名义上是中国制造,实际上可能面料来自美国,扣子来自欧洲,设计来自巴黎,中国做的只是用针线按图纸缝一下。”

相关新闻
双十国庆日
没有中共 中国人民生活才能蒸蒸日上
美国防周刊:华府专家开始挑战一中政策
日本的红包袋
日本的红包袋 人气 45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