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国道电子收费难上路 解铃还须系铃人

【大纪元12月2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曾鸿儒/台北报导〕国道电子收费(ETC )开通问题越演越烈,高公局长陈建宇昨日明确表示明年元旦不可能上路,远通电收表示此一说法让他们很难“下车”;交通部长林陵三则强调“总是还有政府”,一切依法、依合约处理。

远通电收董事长徐旭东与陈建宇前天互以“嫌贵可以不买”、“高速公路又不是他家开的”开杠,争议昨日仍无化解迹象,远通电收昨日致电陈建宇抗议,表达希望ETC按计划于明年元旦上路立场。

陈建宇明确表示,ETC“不可能”在明年元旦上路,他强调,远通电收与高公局分别进行的查核验证都已经完成,但远通电收至今仍未将查核验证中部分资料送审,程序还没走完,高公局如何核准ETC上路?他表示,高公局没有刻意要为难业者,被传为与业者“互杠”,应该是误会。

林陵三则以“总是还有政府”,暗示会坚持立场,他表示,根据合约,车上机(OBU )的价格必须经过高公局核定,再呈报交通部,最后才由高公局指定ETC开通日期,交通部一切依法、依合约处理。

远通:不知怎么“下车”

远通电收总经理张永昌表示,陈建宇前天的发言,对远通电收伤害很大,远通电收根据合约完成ETC建置,一切准备就绪、人员也都投入,高公局却突然喊停,让他们不知道怎么“下车”。

化解僵局 创造三赢

记者曾鸿儒/特稿

国道电子收费(ETC )号称是国内唯一成功的BOT案例,然而,业者的自我期许,似乎还没能获得广泛的认可,积极争取官方、立委和民众认同,才是化解僵局、创造三赢契机的转机。

若以婚姻比喻这个BOT案,高公局和远通电收是伙伴关系,彼此看对眼是早就存在的事实,但要在众人祝福中携手走上红地毯,前提除了你情我愿,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对方着想。

举例而言,高速公路平日车流量大约在一百六十万辆上下,以新年高峰期为例,每日的车流量则会达到二百万至二百二十万辆。但是目前已经安装ETC车上机的民众,则大约仅两千余人。

这个数字意味着,就算这两千辆已经安装ETC车上机的车子,都在新年开车上高速公路,届时全台廿二处收费站仍可能出现一个极不协调的画面—各车道大排长龙,唯一的一个ETC车道则门可罗雀,此一现象出现在新年输运场景,不但政府头痛,更会引爆更多争议。远通如果能更积极推广ETC车上机,打通行销和使用管道,对民众和业者而言都是利基。

至于ETC车上机的价格是否真的太高?有无降价空间?官方如何列举合理数字,说服业者让步,化解僵局,让ETC早日上路,不但业者受利,对民众而言,也是一大福音。

换个角度想,这次的僵局也是业者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良机,能否提出一个更理想的配套方案,或是在开通日期上有另样选择,关系着这段“婚姻”能否得到祝福。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