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美澳印拒签

美航空航天局:2005年人类有史以来最热的年份

标签:

【大纪元2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王宇心综合报导) 京都议定书16日正式生效,规定到2010年,所有已开发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数量,要比1990年减少5.2%,但开发中国家没有这项义务。

京都议定书要求35个工业化国家控制二氧化碳与燃烧石油和煤炭以及其他过程释出的另外五种废气排放量。许多科学家担心,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这些废气排放量增加,可能在2100年以前引发旱灾和水灾、造成海平面上升、并导致数千种动植物绝种。

京都条约是7年前由141个国家,在日本的京都讨论后而签下的。除了美国和澳洲以外,有30个工业国家签署了京都条约。美澳认为,签署这一条约将会对他们的经济影响会太大﹐美坚持中国大陆与印度等快速成长的经济体也应当受到京都议定书的约束。

在美国退出之后,由于俄罗斯在去年底签署,京都议定书赢得了开始生效所需的足够支持。

目前,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居世界第二,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排名世界前列。而由于技术和设备的落后,中国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量较高。但中国、印度等因被列为开发中国家﹐在首阶段不受约束。

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和爱尔兰在内的许多国家,排放的温室效应废气都远超过应当减少的目标。英国正由于伦敦为产业降低减少废气排放量的目标而与欧盟执行委员会进行法律之争,意大利则担心减少排放废气的高昂成本。

联合国也表示,对抗气候改变将是一场漫长、艰难的奋斗。

西班牙环境部周二也在此议定书生效前夕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过去一百年间,相较于全球均温只上升0.6度,欧洲均温只上升0.95度,西班牙均温增加了摄氏1.5度。全球暖化可能让西班牙的夏季气温在2070到2100年前上升摄氏50度。

然而,根据联合国的估计,即使充分执行,京都议定书到2100年时也只会把预计上升的全球气温降低华氏0.2度。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本周称,一个较弱的厄尔尼诺现象和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将使2005年成为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目前有纪录以来最热的年份是1998年,2002年和2003年、2004年则分别位居第二位、第三位和第四位。

尽管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的温度有影响,但是人类排放的越来越多污染物将对全球温度起到更大的作用。

美国国务院周二指出,布什政府打算在今年花费将近5亿美元研究气候改变以及可能对抗它的科技。此外,美国将为可再生能源与节约能源计划提供7亿美元的赋税诱因,另外将提供二亿美元用于对抗气候改变的对外援助计划。(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G7公报出炉 从六个方面明确对华立场
波音与空客飞机发现假钛 美联邦航空局调查
意大利前总理:欧盟应实施更多关税和补贴政策
受关税影响 零跑汽车部分车型生产将迁出中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