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清芬夫妇主讲跨种族跨文化婚姻

人气 1231
标签:

【大纪元3月15日讯】(大纪元新泽西讯)美国大专台湾同学联谊会(ITASA)2005年年会由位于新州中部城镇(New Brunswick)的州立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台湾同学会于2月24日至27日在旅馆(Hyatt Regency Hotel )举行。有四百多位第二代台美学生以及来美留学的台湾学生从美国各地大专院校前来参加盛会。

年会有许多节目同时进行,其中一个节目是邀请位于新州北部城镇Livingston的华裔佳坛台语长老教会牧师萧清芬博士夫妇于2月25日作专题演讲暨座谈会,他们把夫妻两人跨种族跨文化婚姻的亲身体验与台美同学共同分享,有近百位学生出席参加讲座。

  首先萧牧师自我介绍说他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夫人是苏格兰(Scotland)与荷兰(Holland)人的后裔,40多年前他来美国新州南部城镇Princeton 的神学院深造时,有些听讲座者还未出生,他毕业后回台从事教育工作,现在回到这里与诸位年轻学生见面,自己也觉得年轻了数十岁。当萧牧师告诉大家夫妇已结婚35年时,听众立刻响起赞赏的掌声。随后他介绍萧夫人Peggy与听众见面,并且将讲台交给她,让她叙述她与萧牧师从认识和恋爱到组织家庭等适应两种完全不同文化的历程。

  夫人说她与萧牧师认识于1967年暑期在旧金山举行的一个有关东南亚国际旅行研讨会的场合里,媒介是当时萧博士需要有人帮他缝上一颗掉下来的衣服钮扣请她帮忙而一见钟情。随后两人在一起度过一个愉快的暑假,萧牧师回台任教,她继续为东南亚事务旅行国外。由于电话不方便,只能靠缓慢的书信往返,旷日费时。

  “有缘千里来相会,万里姻缘一线牵”,1968暑假Peggy辞去工作飞越太平洋抵达台湾与萧牧师朝夕相处,消除了隔海相思之苦,也趁机了解一下台湾的环境,半年后有情人终成眷属,1969年2月她与萧牧师在台湾缔结连理,婚后全家与婆婆住在台南,萧牧师继续在台南神学院任职,她也在学校里教音乐。渐渐地她发现除了语言之外,两种文化习俗有显着的不同﹕譬如每日的生活方式,儿女养育方法以及男女性别的对待,权威与权力的重视,休闲生活的安排,等等。最难捉摸的是台湾文化里有无明确宣示的期待与职责义务。她感觉到台湾家庭姻亲互动频繁,职业阶级相当明显,所以常会在寻找自我位置之间挣扎。

  可是她与萧牧师都认为婚姻是一种承诺,婚前的山盟海誓,婚后就要生活在这个承诺上。最重要的是,他们深信宗教信仰会超越人生的一切,而且也相信人性是善良的,只要肯下功夫拉近这些文化习惯的距离,两个人就会愉快的生活在一起。

她也发现自己所处的不同文化各有其丰盛之处,觉得两种不同而丰富的文化可以相互辉映。认知这些不同之处和尽力弥补其不足,就这样她们夫妻35年来一直快乐生活在一起。萧牧师也补充说明他母亲虽然不谙英语,但与这位洋媳妇沟通相处过程中,彼此扩展视野,相互体谅包容,所以结婚以来全家和乐融融。

  谈到不同种族文化婚姻对于下一代的影响时,夫人说小孩出生时,她很担心第三种文化的出现(不中不西),其实他们长大后证明这些忧虑是多余的,因为多元文化对他们的教育成长以及环境适应上产生了相当程度的正面影响。

  听众问起萧牧师夫妇在台湾这么多年都已习惯了,为何要回美国来? 萧牧师谦虚解释说,他怕在一个行业久了以后人家会尊重他是位专家,他也想到长期停留在同一职位上会减少创意,需要转换一下跑道以增广视界。其实最重要的因素是体念夫人长时期陪他住在台湾18年靠近他的亲人,之后应当是让夫人亲近她亲人的时候了,而且自家小孩也渐渐长大须回美国来拓宽眼界,所以于1986年萧牧师夫妇与三位小孩就这样举家迁回美国定居于纽泽西州。

  听众又好奇地问萧牧师夫妇小孩会不会怀念童年成长过的台湾? 萧牧师回答说,人各有志,小孩当然会想念台湾,不过老二与老三选择留在美国,老大萧美琴在美国大学念书时就活跃于台湾事务,毕业后回台湾参政,最近当选连任台湾国会议员。

  夫妇对于跨种族跨文化婚姻所产生快乐家庭的见证感动在座的每一位听众,大家踊跃发问热烈讨论,听众很高兴对于将来可能面对或者处理不同种族文化的婚姻找到了楷模与借镜,给此次座谈会画上了成功的句点。

  美国大专台湾同学联谊会(ITASA)成立于1992年,是为联合美国各大学台湾同学会而成立。联谊会现有42所大专院校参加,宗旨是联系第二代以及下一代不要忘记自己祖先的优良传统文化,在各种行业领域中互助合作,鼓励大家参与美国政治运作以及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大纽约区海外台湾人笔会 柯金寅/文)◇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新泽西海滨传真相 游客现场学法轮功
新泽西企业工作新规定 “无意歧视”或被起诉
新泽西州移民劳工比例高于本地出生员工
新州简讯 诈骗新招: 假冒亚马逊送货工偷盗包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