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团体责港府经社文保障不足 忧人权续倒退

标签:

【大纪元3月2日讯】【大纪元记者吴雪儿香港报导】香港约20个民间团体在联合国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委员会访港进行公众意见咨询期间,召开记者会,就劳工、褔利、医疗、家庭、教育等范畴表达意见。香港人权监察总干事罗沃启认为,由于政府在具体制度上及机制上均欠缺尊重,令人担心香港的人权继续倒退。

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委员会主席丹丹教授(Professor Virginia Bonoan-Dandan)及另一成员,应港府邀请于2月27日至3月5日访问香港,就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公约在香港的履行情况,咨询公众的意见。港府已于早前向委员会提交了报告。

对于劳工问题,职工盟总干事李卓人指政府回应委员会的一些质询时,都是回避问题,不尽不实。他举例说,委员会问政府关于就业歧视的问题,政府回答指若立法针对年龄歧视,可能会引申出长远的问题,如雇主在招聘方面缺乏弹性,难以考虑受雇者的经验。李卓人认为政府的回答非常荒谬,因为要求雇主不要有年龄歧视,不表示不可以考虑工作经验。

港府回避设立最低工资

李卓人又透露,对于最低工资问题,政府回应委员会说现时已帮助工人再接受培训,从而增加他们的收入。不过,香港工人中最低收入的占一成,由97年至03年期间,这一成工人下降了20%工资,而最低收入的第2个等份(即11-20%)的工人,平均工资下降了11.8%。尽管在董建华施政的7年下很喜欢搞培训,但这些数字足以证明培训并不能保障收入。

乐施会代表麦剑豪在谈到褔利问题时说,经过99及03年两次削减综援金额后,政府仍说现时的综援金额足够,理据是金额相对于最低的两成住户收入仍然非常接近。但麦剑豪指出,现时香港整体工资都在下降,就业贫穷的问题很严重,以这种方式比较综援金额,只是以低比低。

麦剑豪又认为,政府官员已多次表明不采用一条贫穷线,但若没有一条贫穷线,是很难评估政府在改变贫穷方面的进展。

来港移民难家庭团聚

社区组织协会的施丽珊谈及内地家属申请来港团聚的情况时说,每年来港家庭团聚的国内人士配额是5万4千人,但实际只来了3万多人,看似来港的申请减少,不过,配偶来港团聚申请却要等7年,是因为配额分配没有弹性所致。施丽珊表示,经常看到内地母亲穿梭两地来照顾小孩,或爸爸被迫要照顾小孩。

现时全港约有10万个家庭都在分离的情况下存在,施丽珊认为,这样对家庭的凝聚发展及社会的稳定都有很大的影响。她批评港府对新移民推行很多区别的政策,包括要住满7年才可以申请综援等等。

施丽珊说:“我们谈到贫穷问题,但其实社会很多政策都在制造贫穷。政府指新移民是新力军、人口老化的救星,但政府对待新移民的政策是很有问题。”

除了新移民外,少数族裔人士也因为不能提供经济担保,很难在港申请到家庭团聚。

教育方面,天主教正义和平委员会的陈丽娜说,她们关注政府刚通过的校本管理条例,并认为条例剥夺香港学校管理的多元化的原则。条例最大的问题是一刀切,要求所有资助学校设立一个新的法定校董会,而这个校董会是直接受政府规管。

陈丽娜又说,97回归前,可以看到有关人权价值的宣传,如平等、公平、民主追求等价值观的公民教育宣传,但97后教育重点却放到了国民教育。

委员会建议多未落实

人权方面,香港人权监察总干事罗沃启说,联合国经社文委员会于2001年时就香港的情况有很多建议,但到目前为止,只有设立扶贫委员会等2、3项建议得到落实,而且仅仅是起步。罗沃启指出,人权教育很重要,但现时的“爱国”广告却变成了中宣部的宣传。

他说,看不到整个社会从弱势社群问题到体制问题上有很大改进。相反,被国际盛赞的平等机会委员会,政府却将原主席撤下,在运作上也出现很多问题,以致平机会的成效、独立性和架构都受到质疑,反映政府对具体制度及机制均欠缺尊重致令其败坏,令人担心人权会继续倒退。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国国务院指责中国人权
美国务院人权报告对中国人权进展感到失望
美国务院指中国人权问题为两国关系阻碍
美国务院公布本年度人权报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