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人

东汉奇女子——史学家班昭

东汉有一个奇女子,在中国史学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她去世时,当朝的皇太后亲自素服举哀,为她行国葬之礼。这个女子,就是中国第一位女历史学家班昭。

  

班昭字惠班,又名姬,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家学渊源,出生于一个“家有藏书,内足于财”的显贵人家。其父班彪,是当代的大文豪,很有学问;长兄班固,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次兄班超,乃是立功西域的一代名将。

  

家庭的熏陶,父兄的影响,以及自身的聪颖,使班昭在少女时期就成为一代才女。在她十四岁时,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当时,人们把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妇女称为“大家(gu姑)”)。班昭和曹世叔婚姻和谐,十分美满,只可惜在结婚几年后曹世叔便仓促辞世,班昭孤寂一人生活数十年,直至七十余岁。

  

司马迁所着的《史记》记事止于汉武帝太初年间,班昭的父亲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六十五篇,续补汉武帝以后所缺的部分。班彪去世后,其兄班固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着手编写囊括西汉历史的史书《汉书》。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班固完成了《汉书》的主要部分。不料就在他快要完成《前汉书》时,却因窦宪一案的牵连,死在狱中。《汉书》的编撰因此搁浅,尚有八表和《天文志》未能写完。

  

受汉和帝之命,班昭入东观藏书阁(相当于皇家图书馆),同马续担起继续整理、撰写《汉书》的重任。在马续的协助下,她补撰了八表,又写出《天文志》,最终完成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全书分纪、传、表、志几类。。

  

《汉书》完成后,因其多用古字,比较难读,班昭曾在东观藏书阁讲解《汉书》,当时很多有识之士奉诏跟随她学习。此外,班昭还写过赋、颂等文章十六篇,可惜多数已经散佚,只有《东征赋》等八篇流传下来。

  

班昭的学识在当时受和帝赞赏,多次被召入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后来汉和帝驾崩,皇子刘隆年幼,邓太后临朝执政,班昭以师傅之尊,参议朝政,倍受宠信。

  

班昭著有《东征赋》、《女诫》等。《女诫》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等七章。本是用来教导班家女儿的家教文字,不料京城世家却争相传抄,不久之后便风行各地。

  

才学出众的班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著述的女学者,好似一株冲寒怒放的奇葩,可谓东汉一位奇女子。@(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