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展开幕片的幕后制作真相

标签:

【大纪元5月1日讯】(大纪元记者薛蕾报导)即将于5月12日登场的“台湾V.S.南欧影展”开幕片《希腊首部曲:悲伤草原》(The Weeping Meadow)是一部令人期待的大师钜作,在欣赏这部影片之前让我们先来一趟电影幕后制作之旅做为暖身。

遍寻梦中草原不着,湖畔展开造城

希腊大师安哲罗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为了拍摄他的新片《希腊首部曲:悲伤草原》,曾到乌克兰和前苏联等地旅行,去寻找他梦想中的广大草原。在辛苦地四处勘景后,安哲罗普洛斯最后仍决定搬回希腊拍摄,以便更能真切呈现电影中人们逃难回希腊后,生活定居在河岸的情景。

由于片中需要的是一个水岸村庄的场景,安哲罗普洛斯于是选定了希腊的第二大城-在希腊中北部有着海港的帖撒罗尼迦城(Thessaloniki),这也是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起点。期间他甚至为此特别从雅典搬到帖撒罗尼迦去住,并在市郊的喀奇尼湖(Lake Kerkini)湖床上搭建了二百多幢的各式房子,展开希腊电影史上首见的“造城”拍摄,建造出一个有草原、有河流的村庄,所有建筑物并都以红砖建造,以呈现希腊30年代的建筑风格。于是教堂、学校、住宅一幢幢的建筑物和一条条的街道就这样诞生了。整座村庄与草原可以说是安哲罗普洛斯的一件精心艺术创作



村庄随着潮汐浮出,消失水面上

仿佛天助一般,奇妙的事发生了,这座建好的村庄竟然是“活”的!由于整座村庄搭建在湖床上,随着湖水涨潮时,村庄常会被湖水漫过,届时只能看见树木、教堂的钟阁和比较高的建筑物。这奇妙的大自然现象,使得同样的场景却在《希腊首部曲:悲伤草原》中,呈现了丰富且多样的风貌:单是一条街道,就有时是尘土飞扬、有时却泥泞不堪,甚至当大水漫过街道后,行车竟变成了行舟,反到符合了电影的所有拍片需求。



这一切都成为安哲罗普洛斯的拍片助力,因为若不是如此,恐怕片子的预算还得继续往上加哩!观众也许会想,现在到希腊帖撒罗尼迦城的喀奇尼湖畔,或许还可以看到此情此景!听来没错,但是为了因应《希腊首部曲:悲伤草原》中最后一场的内战戏,这座村庄已付之一炬,毁于祝融之手,而目前苍败残破的村落却也随着潮汐,不断地浮出或消失在喀奇尼湖的水面上。看来观众若想目睹它的美丽和兴衰,只能在《希腊首部曲:悲伤草原》里了!

拍摄180天,动用1000人,耗资三亿 还得看天脸色

为了筹拍这部毕生的代表作,安哲罗普洛斯可以说是费尽了心力。《希腊首部曲:悲伤草原》在希腊喀奇尼湖畔拍摄了足足180天,主要是因为安哲罗普洛斯的求好心切。他要让观众所看到的景象,就是代表电影中各灵魂人物内心世界的呈现,于是抑郁的阴天和迷濛的湖面景象,便成为他的最爱。

所有的工作人员和演员们超过了1000人,安哲罗普洛斯率领着大家每逢阴天便开始抢拍,逢晴天或雨天便休息,可说是完全得看老天脸色吃饭。为了别把《希腊三部曲》全部高达台币十亿元的制作预算,“一不小心”在《希腊首部曲:悲伤草原》就全花光,他只能拜托老天多帮帮忙!还好电影终于赶在冬天降雪之前拍摄完成,但由于电影中的雨大部分是人造雨,雪也几乎是人造雪,加上种草植树、建屋造城及气候因素等,电影最后的拍摄费用还是超过了三亿台币,为希腊电影写下了一个新的纪录。(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东问题会议或在希腊举行
【家事E点灵】家事蕴莲心
明镜周刊:希腊将放弃欧洲战机改买美制F16
二战时希特勒曾两次派人奔赴西藏寻访祖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