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兰经新闻乌龙 新闻周刊撤回

标签:

【大纪元5月18日讯】〔自由时报编译张沛元╱综合华盛顿16日外电报导〕美国“新闻周刊”16日宣布撤回美军的古巴关达纳摩湾基地侦讯人员曾亵渎回教圣典可兰经的错误报导,但回教世界部分人士对此事仍抱持怀疑态度。该报导已在回教世界引发严重抗议与暴动,造成至少十七人死亡,美国政府部门也重炮抨击新闻周刊。

新闻周刊总编辑惠塔克在为该错误报导道歉一天后,发表声明宣布撤回这则错误报导。惠塔克说,根据他们所知,“我们撤回有关于军方内部调查显示关达纳摩湾基地有亵渎可兰经之情事的报导”。新闻周刊15日坦承该报导错误时,以无法确定事实真相为由,未宣布撤回报导。白宫发言人麦克里兰在新闻周刊宣布撤回报导后表示,撤回是好的第一步,但却无法弥补错误报导已经造成的所有伤害。

新闻周刊宣布撤回错误报导前,包括白宫、国防部与国务院皆厉声批评,指称新闻周刊的报导损害美国的海外形象。麦克里兰稍早说,真想不透新闻周刊道歉一天后为何未撤回错误报导;国务卿莱丝在从伊拉克返国途中表示,故事会演变成如此真是令人震惊;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则在国会山庄说,这则错误的报导害人丧命,“有人死了”。

美国行政部门一名资深官员表示,海外的大使馆驻点皆已奉命散播新闻周刊已撤回错误报导的消息,以及试图说服回教徒新闻周刊真的撤回报导了,而原本的美军侦讯人员亵渎可兰经的报导是错误的。不过,回教徒似乎并不相信。呼吁对美国发动圣战的阿富汗回教长老团体领袖阿曼就说,他们不会被这骗了,“撤回报导还不是因为美方施压”。

麦克里兰说,国防部针对美军侦讯人员亵渎可兰经的初步调查指出,无证据显示这是事实,但国防部会继续调查。国防部稍早也说,会继续调查有关亵渎可兰经的指控。

新闻周刊在5月9日出版的刊物中报导说,美军调查人员发现证据,显示关达纳摩湾基地的侦讯人员曾将可兰经放在盥洗室,以及曾将至少一本可兰经丢进马桶冲掉以刺激囚犯开口说话。新闻周刊在23日出版的刊物中表示,亵渎可兰经的新闻来自一位“消息灵通的政府人士”,此人声称在一份关达纳摩湾虐囚报告中看到可兰经被丢入马桶冲掉,但此人稍后又改口表示无法确定是否看过此内容。

艾齐科夫 揭发克林顿性丑闻

编译吴直耕╱特译

美国的调查记者分好几种,有些属于学者型,终日沉浸在档案与文件当中寻觅线索,有些则喜欢充当侦探、不屈不挠地追踪真相。后者偏好将自己打扮成神探可伦坡,绝不轻易放过任何新闻,与编辑看不对眼更是家常便饭。

撰写有关美军亵渎回教圣典可兰经报导的美国“新闻周刊”记者艾齐科夫就属于后者。他的衣服皱巴巴,为人不但无情,有时甚至有点伤人。他最出名的报导,就是揭发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与白宫实习生李文斯基的关系,进而引发美国国会对克林顿发动弹劾。

艾齐科夫有关美军亵渎可兰经的报导刊出后,引发巴基斯坦及阿富汗的流血暴动,美国国防部则严正驳斥该报导内容。不过,艾齐科夫16日表示,最大的问题在于文化差异,五角大厦甚至在报导刊出前看过稿子,但他们拿到稿子十一天都没提出任何意见,显示国防部也跟新闻周刊一样,对巴、阿两国民众的愤怒同感意外,也都没预料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现年五十三岁的艾齐科夫一九八一年进入华盛顿邮报。他追索新闻的锲而不舍与高超套话技巧令许多同业对他至为佩服。艾齐科夫在邮报的时候开始追踪宝拉琼斯与克林顿的性骚扰案。但由于社方对于刊出他的这则报导兴趣缺缺,艾齐科夫与当时的国内新闻副主编巴贝许在新闻部起了冲突。这起冲突后来成为非常有名的事件。

艾齐科夫最后在一九九四年离开华盛顿邮报,并转往新闻周刊任职迄今。他在该周刊任职期间揭发李文斯基案,顿时成为名人及谈话性节目座上宾,1999年并出版“揭发克林顿”一书,分享他揭发克林顿性丑闻的经验。〔取材自纽约时报〕

相关新闻
阿富汗警方开枪镇压反美示威 四死数十伤
阿富汗警方开枪镇压反美示威 3死60伤
平息回教徒愤怒 莱斯表亵渎可兰经可恶
赖斯促穆斯林不理会暴力煽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