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闻

华盛顿应清醒认识 北京政策令人不安

【大纪元5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冯静编译报道) 华盛顿邮报5月27日报道,在美中关系正常化期间,担任过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国务卿助理的理查德﹒郝布若克(Richard Holbrooke)撰写文章,表示了人权问题是美中关系的最大障碍, 随着北京逐渐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 华盛顿最高层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对于全民安全利益,北京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正在令人不安。

郝布若克写到,美国国务卿约翰.韩(John Hay)在1899年说过:”世界风暴的中心已经转移. . 到中国”,”无论谁了解了那个强大的帝国 . .对今后五百年的世界政治都会起关键的作用。”

自从韩宣布了著名的开放政策, 既要求美国商业象对其它主要国家那样进入中国之后,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化,但这个政策没改变。 一个世纪以来,美中关系起伏颠簸,近来更甚, 今天以非常不同的方式, 美国仍然在寻求勾通; 财政部长和激怒的国会,拼击北京再估价它的货币,祈望给美国公司更好的机会,与世界上最迅速发展的主要经济力量竞争。

兑换率的争论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虽然双方的官方否认,美中关系正在慢慢地被磨损,由于其它的问题吸引了美国官员的注意。 除了无休止的台湾问题和华盛顿关注限制北京增长的军事力量之外, 另外2个巨大的因素正使得美中关系在持续的压力之下: 首先, 双方极大地不同在于给予人们自由言论的权利,其次,巨额贸易逆差。

使得美中关系巨大复杂化还在于,2个国家之间的每个主要对外政策都与国内事务有关,美国自己的议员游说小组和非政府组织囊括了所有美国政治议题, 从人权到支持生存, 从支持西藏到组织工会。 双边议程中的分歧之大,甚至某些部分让人畏缩不前: 台湾, 西藏, 人权, 宗教自由,新闻自由, 法轮功, 苦役奴役, 北朝鲜, 伊朗, 贸易, 兑换率, 接近中国市场,敏感技术出口和武器禁运。

在华盛顿, 其行政部门分别管理,以及国会充当了一个主要角色, 它可能难以接上连续的整体政策。 而北京, 具有高度保密和严密控制的不民主系统,并建立了长期政策目标,然后慢慢地向着这个目标运作。

在对外政策上,北京改变其一向的防御状态, 新领导开始实施过分自信的对外政策。一些最近的例子:

在4月, 温家宝自称对印度是”历史性访问”,其间宣布”战略合作”—含糊其词, 但这已经相当不同与过去的50 年所表现出的紧张的竞争(包括一场战争)。4月末和5月初,胡锦涛的惊人的与2个高级台湾政治领导会面, 这是自1945 年以来第一次面对面座谈。4月的政府默认的反日本游行, 表面上意味抗议日本教科书, 而实际上,示威是一个粗暴的信号,不让日本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会员国。5月12 日, 北京外交部官员高度异常的公开批评美国对于北朝鲜的政策,说:”美国这边缺乏合作。”

北京的意图—首先,自从北京接管了中国人在联合国的位置–在选择下一位联合国秘书长问题上,对于谁被提名, 由各地轮流, 从亚洲开始等,它扮演了一个主角。 新秘书长将在2007年1月1日上任,但不会是中国人(常任理事会员国不能有这个位置) 。 一名主要的候选人这个月邀请美国国务卿莱丝(Condoleezza Rice), 但华盛顿对这个问题还没有足够的注意。

然后,作为长期策略的一部分, 北京开始在如此偏远的地区,象苏丹,安哥拉购买油田,以解决它迅速增长的能源需求。 以能源政策来作为对外政策的主要兴趣; 例如,这也许有关北京勉强的态度,对于联合国对苏丹的达菲(Darfur)地区采取行动。

随着对东亚其它的国家增加影响力,北京逐渐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 而华盛顿对这个区域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具有讽刺性意味的是,有一个鲜明的对比-美国与印度的关系目前是历史上的最佳时期)。

如果我们对亚太地区失去兴趣和疏忽政治影响,而它的经济重要性在不断增长,这个不平衡状态今后肯定会反过来困扰下一代的政府决策人员。挑战是显然的, 但在华盛顿最高层还缺乏清醒的认识,对于我们在这个区域生死攸关的全民安全利益, 北京的一系列政策已经令人不安。(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