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专家谈美中应否签署第四公报

人气 2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月5日讯】曾经在卡特政府担任主管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霍尔布鲁克认为,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在 911 事件之后进入了第三阶段,两国应当签署第四个联合公报,根据新的现实发展双边关系。但也有学者指出,美中没有签署第四个联合公报的基础, 9 – 11 事件也没有对美中关系产生根本影响。

霍尔布鲁克日前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文章分析说,美中关系第一阶段始于 1971 年基辛格访华。建立在共同对付苏联威胁的基础上的美中关系在十几年里基本上平稳发展。 1989 年天安门事件标志着美中关系进入第二阶段,特别是冷战结束后,苏联威胁不复存在,贸易、人权、台湾、西藏、宗教自由等问题却日益突出,而布什政府上台后,双边关系似乎更是一路下滑。但是,随着 9 月 11 号美国遭受恐怖袭击,美国和中国再次有了共同的战略敌手-恐怖主义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美中关系开始进入第三阶段。

霍尔布鲁克指出,美国和中国在两国关系的第一阶段中签署了三个联合公报,现在离第三个公报签署也已经有 19 年了。这期间发生了许多重大的事件,例如冷战结束、台湾民主化、天安门事件、香港回归、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等。因此,现在是谈判签署第四个联合公报以解决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和根据新的现实更新双边关系的时候了。

黎安友说双方合作并不需要新公报

霍尔布鲁克承认,美国和中国之间存在许多分歧,但是借新的机会加强两国的共同点、并努力解决分歧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至于具体做法,霍尔布鲁克建议采用上海公报的方式,也就是在有分歧的问题上,双方各自表述自己的立场。霍尔布鲁克说,新的公报或许不足以防范未来的对立,在任何情况下,冲突都有可能因西藏或台湾问题而爆发,但是新公报将大大有助于同中国建立更牢固的关系,并可能有助于台湾和大陆展开更有成效的对话。

哥伦比亚大学中国问题专家黎安友教授分析说,美国和中国在打击恐怖主义、朝鲜半岛等许多问题上存在共同目标,但双方在这些领域的合作并不需要一个新的公报。黎安友认为,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都不希望签署一个没有新的实质内容的公报,而一谈及实质,就必然牵涉到台湾问题。

黎安友说:“要签一个新的公报,一定要找一个关系到台湾的内容。中共一定不愿意签一个不谈台湾问题的公报,因为这样做就等于放弃台湾。但是美国也不愿意对台湾问题说出什么新的东西。对台湾问题说什么新的话不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最大的利益是坚持已经讲过的话,不要再讲什么新的话。”

美中在台湾问题很难达成共识

中国原驻美大使馆参赞陈有为认为,三个公报的确不能适应二十年来世界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但中美既不可能在台湾问题上达成共识,也就不大可能签署第四个公报。陈有为说:“美国布什政府不可能接受中国的要求,把克林顿的‘三不’写入第四个公报,美国反对中国对台使用武力,中国也不能接受。现在没有双方的结合点,主要就是在台湾问题上。”

弗莱彻法律和外交学院的华安澜教授分析说, 1972 年之后的十几年里,美中关系之所以能够比较平稳地发展,是因为当时两国在最重要的战略利益方面有共同点,这就是苏联威胁,而这种利益超过对其他所有问题的考虑。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和中国虽然都面临恐怖主义威胁,但对恐怖主义的关注,恐怕还不足以让两个国家把其他重大分歧搁置在一边。华安澜说:“我不知道从长远分析,反恐斗争是否能够象冷战、象同苏联竞争那样把美国和中国长期联合在一起。美国和中国对反恐斗争的期望和目的未必相同,而一旦这种分歧变得公开化,美中反恐联盟就可能破裂。”

中美合作打击恐怖主义程度有限

原中国驻美大使馆参赞陈有为也认为,恐怖主义威胁和当年苏联的威胁不可同日而语。陈有为:“它不能跟当年中美面对的苏联的共同威胁等量齐观。绝对份量是不够的,这样反恐合作也形成不了支配中美关系的决定性因素。”陈有为指出,中美双方在恐怖主义的含义、范围、打击恐怖主义的任务、打击对象等问题上的立场并不完全一致,合作也是有限的。

至于是否应当把 911 看作是美中关系的一个转折点,华安澜教授认为这种划分有其道理,但是实际上, 9 月 11 号并没有改变美中关系的实质,只不过是迫使美国重新考虑其外交政策的重点。当然,美中关系的气氛的确因此而有所改善。华安澜说;“布什政府上台之初对中国怀有很深的敌意,而 911 之后美中关系气氛改变的一个体现就是,布什政府中对中国最强硬的那些人认识到,他们不能够象自己希望的那样忽视中国、排斥中国,对国家利益的全盘考虑比他们所坚持的理想主义更加重要。”

陈有为也认为, 911 事件和反恐斗争,对中美关系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他说:“一方面布什政府认识到,缺不了中国的合作,但另一方面,他们也没有因为美国需要中国的反恐合作而改变对中国原有的看法。并不因为确定了、确认了恐怖主义是当前美国的主要威胁以后,就放松了改变了中国可能是美国未来安全的威胁的原有看法。”

陈有为分析说,克林顿政府把对华政策的重点放在理念上,强调人权、宗教自由等等。布什政府更注重安全这个更涉及美国国家利益的问题。这个因素在美中关系中不大可能消失,这也是美中关系不容易根本好转的一个重要原因。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美智库称“恐怖主义的定义”在考验着美中关系 (12/21/2001)    
  • 美国之音年终回顾:中国对美政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12/21/2001)    
  • 美国之音年终回顾:中美撞机事件 (12/15/2001)    
  • 美国之音: 美中一年来紧张关系回顾 (12/13/2001)    
  • 美驻华大使谈美中关系﹕原则问题上美国不让步 (11/27/2001)    
  • 中国在美上市公司表现差劲令中共高层抱怨 (11/20/2001)    
  • 法轮功与杨洁篪大使在马里兰大学正面交锋 (11/13/2001)    
  • 美国之音﹕中共依旧恐惧美国围堵 (10/4/2001)    
  • 张伟国 : 乡村选举:卡特与中共打太极拳 (9/10/2001)    
  • 美议员海德: 美不允许北京摧毁唯一一个由中国人实践民主的地方 (8/24/2001)    
  • 美国舰队访问香港 (8/21/2001)    
  • 美国媒体:不应该美化中国的独裁统治者 (8/14/2001)    
  • 美国华裔律师:政经改革震荡促中共崩溃 (8/13/2001)    
  • 余英时 : 美中关系并无根本转变 (8/6/2001)    
  • 美中关系紧张 中国可打的牌不多 (7/3/2001)    
  • 美国记者穷追:中国向古巴军售报道 (6/16/2001)    
  • 交情不成买卖在 30架波音飞机中国照买 (5/15/2001)    
  • 张伟国: 布什在世界新秩序中重新定位美中关系 (5/9/2001)    
  • 美中关系紧张影响中国申奥 (5/7/2001)
  • 相关新闻
    美中关系紧张影响中国申奥
    张伟国: 布什在世界新秩序中重新定位美中关系
    交情不成买卖在 30架波音飞机中国照买
    美国记者穷追:中国向古巴军售报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