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

红尘:【历史钩沉】大饥荒:发生在安徽的人间惨剧

【大纪元6月11日讯】人死了,留在家中不敢埋葬,因为饥民往往于夜间盗墓,偷吃死尸。父母每每乘幼年儿女熟睡时,用枕头或被褥把他们闷死,然后与邻人交换“蒸”食。这些耸人听闻的故事,并非“民易子而食”的古史,竟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大地上活生生的现代版。旅居海外的史学家唐德刚,在《新中国三十年》一书中,记述了他返回故乡安徽探亲时,父老乡亲向他诉说发生在40年前中国“人相食”的惨剧。

  唐德刚本人出生于安徽芜湖农村的大家族,有堂兄弟18 人。在大饥荒的年代里,其排行老三的堂弟唐德譓全家饿死。唐说,战后他考取留美,其堂弟唐德譓尚在高中。“解放”后无力升学,乃在家乡当农民,并娶一村姑为妻,生有子女二人。土改时分得若干土地,自耕自食。不幸1958年底被编入公社,吃大锅饭,1959年春“青黄不接”,公社无米为炊,把自己的口粮、种籽粮也早已上缴,全家断炊。

  唐德譓不得已乃往合肥市,寻觅亲友以图借贷。盖当时城市居民口粮,政府尚保证供应。然此时城市亲友也家家缺粮,借贷无门,于是加入盲流,拟在城市乞食维生。然因无城市户口,乃被公安赶回乡下。他向警察诉求,如被迫还乡,三数日便会全家饿死。警察告诉他,饿死也得在农村饿死,不得死在城里。唐德譓被逐还乡之后,不出三数日,一家4口便同时饿死。

  1972年底,唐德刚返芜湖探母,曾询及堂弟情况。家人从老母以下都支吾其词,不敢实告。8年之后,唐再次以交换教授身份返国授课,时已改革开放时期,言禁略开,乡亲才敢告诉他唐德譓饿死实情。唐德刚一时情难自持,竟伏案大哭。

  此后,唐德刚开始了解到,他幼时的玩伴:小乌龟、小和尚、杨道士、小根子等,都已全部饿死,死的情况各有不同。然死于公社缺粮,则无例外也。有些幸存者告诉他,当年饿死者往往以青壮年男子为最多。原来青壮男性,往往自信体健,不易饿死,有时寻点粮食,自己舍不得吃,不是喂老,就是喂小,而孩子无知,终日叫饿,为父心有不忍,为一家老幼,自己就永远挨饿了,偶尔眼前一黑,就一去不复返了。

  唐德刚在安徽探亲期间,有面包车司机为他指点,某村死光,某村死一半,某村逃亡,始终无一人回村,如老生常谈。安徽省究竟饿死了多少人?最保守估计,也在200万至600万之间。官方数字公布之前,谁都无法确知。唐有一党龄40载的老友,发誓退休后,以余生精力,写下他亲眼所见的安徽省饿死数百万人之实况,留为信史。唐德刚说,把饿死3000万农民的灾祸,推说是“三年自然灾害”,这是一种鸵鸟政策,可以自装糊涂于一时,二三十年之内,历史学家会把它揭发得盆底朝天。(华夏电子报)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