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一中青报的老读者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8月19日讯】一,辉煌的昨天

文革后第一任总编辑钟沛璋,27岁时就被打成右派。胡耀邦把他找来办中青报。复刊后的中青报,在全国汇集了很有思想,很有水平的一批精英人材,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改革开放,深受好评。发行量在80年代很快达到200多万份,直追300万份。一时洛阳纸贵。青年报人其思想的力度,知识的新颖,人格的品味和才华的魅力,整整影响了一代青年,甚至改写了中国青年的发展史。连胡耀邦都说过:中国青年报是可以做出贡献的。

复刊后的中青报发表的第一篇重要社论:是指4。5天安门运动是爱国运动,呼吁为天安门事件平反。当时的一位中央领导说:中国青年报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

复刊后的中青报发表的第一篇重要的人物专访是报导4。5英雄。引起有些人的非议。

复刊后的中青报发表的第一篇连载是手抄本《第二次握手》。遭上面有人指责:要把青年人带到哪里去?手抄本《第二次握手》后公开出版发行。

复刊后的中青报发表的《邓丽君家乡访问记》,遭当时的中宣部通报批评:擅自宣传邓丽君。但一年后邓丽君的歌声传遍大地。

复刊后的中青报内参报导了北大竞选人民代表,遭胡乔木点名批评。

清除精神污染时中青报整版报导教青年如何跳舞,养花等,后跳舞解禁。

中青报第一次独立如实报导山西一架飞机坠毁,被中宣部通报批评。报导意外灾害现已解禁。

为了尊重事实与真理,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中青报记者被殴打,记者证被抢,照相机被砸,人格被污蔑,被陷害,甚至上法庭。。。。。。他们不怕遭人诬陷,不怕被人抹黑,甚至不怕丢饭碗、下地狱。

中青报记者因自己的观点与有些官员观点不符合,被人告到中央,邓小平、胡耀邦都批示严处,但以往的总编辑坚持事实真相,维护记者的申诉权利。观点不同有权保留。没有处分记者。

八九年六。四时,青年报人打出横幅:“学生不是动乱,我们反对动乱,有人希望动乱!”

六.四后青年报记者编辑,有的判刑,有的撤职,有的离开了心爱的报纸。

但六。四前的中国青年报是中国青年的灵魂所在。

一位社会科学家曾说过:“中国有五亿青年,其中思想最解放,品格最高尚的就是青年报人。如果青年报人有希望,那么中国的青年就有希望,如果青年报人堕落了,国家的未来也就完了。”可见评价之高!

二,可悲的今天

六.四后中国青年报遭到重创,精英被毁,人材流失,人人自危,只求太平。发行量开始下降。但媚上,媚官,媚钱,唯心,违心,昧心演变成中国新闻界的主流时,讲假话,制造假新闻,吹牛拍马。甚至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已司空见惯。中国新闻界的公信力降到又一个低谷。好在青年报人还没有被赶尽杀绝,他们在极其困难的环境里忍辱负重,又开始了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苦苦思索。理论部主任马立成(后调人民日报)写了《交锋》,受万里接见。李大同创办了极受欢迎的《冰点》专刊,李方创办了《青年话题》,卢跃刚写了《大国寡民》。副总编辑范永生被免职时沉痛地说:“我可以不做官,当我不可以不做人。”总编辑徐祝庆辞职时,向 6。4被伤害的记者编辑表示歉意。青年报人明白: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新闻是历史的草稿,青年报人也在书写历史。青年报人可以被惩罚,但他们有保留人格的权力。

此次中青报的稿件评分之争,关键问题在于谁最有权利最有权威来评定稿件。冰点主编李大同发表的万言书,称条例的核心是将评价办报的标准依附于少数官员的喜恶之下,企图造成员工对顶头上司的俯首帖耳,让记者和编辑“ 奴性化”、“庸俗化” 。这是实质问题。读者是谁?是人民大众!可读者的好评只有最高50分,而官员的好评最高300分。若批评则反扣分。为民服务成了为官员服务。官员的好评或批评就那么重要吗?“上面”的每个官员都是百分之百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是人大副委员长也搞贪污腐败吗?难道记者的报导非得取悦官员们?!不然就得滚蛋。一月内惹得官员不高兴,到扣两次800分,就得考虑是否还有钱生存下去。李而亮、赵勇们当然希望的是唯上高兴,步步高升。至于事实与真理究竟如何,还管那些。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竞准备牺牲数代青年报人的价值观。可喜乎?可悲乎?

三,沉沦的或崛起的明天

一般来说,只要数亿中国青年还存在,中国青年报就有存在下去的理由。可如今的中国青年报发行量已经降到40万份。有点惨不忍睹。但中国究竟要造就什么样的一代年青人?如今的校园里到处流传着的座右铭是:“歌声、舞声、鸡犬声,声声入耳;国事,民事,天下事,事不关己。横批:莫谈国事。”前苏共为什么垮台?是他们控制人民的思维还不够严吗?前苏共垮台前有两则笑话:(1)一男人去上厕所,看到墙上写着:朋友,你是否同意?言论自由只有在这里!(2)公共汽车上,一乘客发现别人踩着自己的脚,于是小心翼翼地问道:“同志,请问你是克格勃吗?”“不是。”“那么,请问你家里的亲属有在克格勃任职的吗? ”“没有。”“同志,请问你家里的亲属的朋友有在克格勃任职的吗?”“也没有。” “太好了!同志,对不起,你踩到了我的脚了,请高抬一下贵脚。”如此严密的思想防范,效果如何?苏共垮台时俄罗斯人们载歌载舞四昼夜。还是不要欺民吧,“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青年报人为什么对我们这些读者恭恭敬敬,看得出来,他们不想做人民的老子,而只想做人民的儿子。(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中青报资深记者批评该报考绩标准
十年砍柴:关注中青报命运就是关注自己
中青报编辑怒斥团中央书记奴化记者
中青报蕴风暴 挑战中共舆论控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