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序书摘

古人与书

【大纪元9月17日讯】战国人苏秦游说秦王,上书十篇,而不被用,离开秦国时形容枯槁。汉高祖刘邦入咸阳,萧何先收秦库中图书。

司马迁写成《史记》,拿给东方朔看,东方朔给添加“太史公曰”。

汉朝人严君平,每天在成都街市卖卦,赚够一百文钱后即关门研读《老子》。

东汉人王充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卖书。

三国人蔡邕见到王粲,将家中数车书相送。

晋朝人陶潜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南朝人谢子侨家中断食,不肯拿《汉书》去质钱。

唐朝人李相读《春秋》,误读“叔孙婼”(春秋时鲁国人)”为“叔孙若”(婼”有两个读音:chuo和 ruo,作人名时应读chuo),见一侍从皱眉,经询问后,李相命其坐授北面之礼,号为“一字师。”

宋朝人贾黄中五岁时,父亲每天早上令他正立,展开书卷和他对比,叫“等身书”,让他诵读;只给吃蔬食,说:“什么时候读出成绩了,才能吃肉。”

明朝人徐霞客游天下30年,每晚就篝火写笔记。

(出自《太平御览》等)

【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