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死刑改革”常设系列论坛成立

标签:

【大纪元1月2日讯】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采访报导)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所和武汉大学刑事法研究中心最近联合举办“关注死刑改革”常设系列论坛,讨论中国逐步减少以至废除死刑的问题。

据香港《太阳报》报导,“关注死刑改革”常设系列论坛将由著名刑法学家担纲主讲,为中国的死刑改革献计献策。在中国,有关死刑存废的讨论已经进行多年,但是司法界和学界人士谈得较多的还是死刑改革和死刑数量的减少。

美国纽约大学法律学者虞平教授说,大量使用死刑不利于激发民众对预防犯罪的参与。他说,预防犯罪要靠综合治理。

虞平:一个社会的成员,他要对政府的行为的支持,通常要看他对政府行为的支持的评价如何。如果我们使用的死刑过多,我们到处看到的都是暴力这样“以暴抑暴”的情况出现,其实老百姓心里对政权的正当性的认可程度就会降低,降低以后他就不会积极参与社会的预防活动、预防犯罪活动,所以这样的话你犯罪率会上升。

另外一点我们也看到中国目前的犯罪率上升,那么跟社会的整个结构性变化有关系,所以政府不应该老是就是去看那个惩罚,他应该考虑怎么样在这个社会变化过程中采取一个配套的社会措施。

比如现在中国流动性很大,中国的农民过去只是被束缚在这土地上面,现在他已经很大的成长,可以移动到城市里去,这些都是造成在社会上或变动中间出现一些就是不确定的因素。

另外中国的贫富差距两级化很大,造成社会的不公正的这样一个感觉、这样一个不满的上升,也会造成犯罪。

这位法学家说,现在可以采取的死刑改革措施,一是减少死刑罪的数量。

虞平:我们统计中国有68个刑事犯罪里面,就是它有68个罪名是可以处以死刑的,可是我们再仔细去分析的话,那这68个罪行里面可能就有10几起、不到20个罪行是经常使用的罪行,实际上有40个左右每年就几起案件、或者10几起案件被判处死刑。

我觉得第一点可以做的就是在这40几个徒刑把它废掉,因为世界各国即使保留死刑的国家,包括美国、包括日本,这个死刑都是集中在一个具有暴力犯罪倾向,第二个的话呢,它确实是有一个伤残生命的一个犯罪上面。

目前可以采取的死刑改革的另一个措施是保证死刑判决和审核程序的透明度:这程序化的问题呢,就是目前中国实际上呢已经采取的一个措施,也是他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过去的死刑程序它是不透明的。

特别是在很多的程序中间,在一审判决以后、在二审他基本上不开庭,甚至有的时候呢那个二审的这些法官就不去,我们叫提审,有的时候甚至面见啊,跟被告人会见,要看他到底犯什么,是不是准确的,就是至少是不是确实的,是不是犯下这个罪行。

那么由于这些因素呢导致中国出现了很多冤假错案,可能都有听说过这个佘祥林的案子,还有河北一个叫聂树斌的案子,中国的法院系统在审理这些死刑案非常草率,并没有很认真严格的执行死刑诉讼法的要求。当然,没有开庭、不公开程序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缺陷。

美国亚太法律研究所执行主任孙远钊表示,死刑改革的关键在于刑事诉讼程序的公正性。

孙远钊:死刑的话呢,在中国目前来讲的话呢,要废除恐怕不是那么容易,但是真正问题的关键是在于它的诉讼程序的正义,所谓它的公平,是不是真正做到能够确认、的确就是这个罪犯,他们如果这一步没有作好的话,不管是要废除还是要保留死刑的话,恐怕还是下一步的事情。

另外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是说,今天他们必须要确认一点就是,你有死刑或者没有死刑,究竟是不是能够对于这个社会产生什么样的遏阻效果,这个deterrence或者遏阻的效果的话呢,是真正今天要有死刑的目的。那么如果今天你教育做的不够好,老百姓对这个问题认知的不够的话,那你今天在法律上面,有或没有这个东西的话,到底产生的效应会是什么?都弄不清楚。

据香港《太阳报》报道,来自中国各地的40多位学者和相关人士在北师大出席了“关注死刑改革”常设系列论坛成立大会。

(据自由亚洲电台录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澳媒揭露中国出售死刑犯器官
澳大利亚媒体揭露中国出售死刑犯器官
厦门大学女生劫杀亲人判死
轮奸杀害高三女生 罪犯免死引起争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